房地产业风险不断积累,居民债务风险可能会向金融体系传染

李广子 2020年12月30日 2020-12-30

“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12月18日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如此表述2020年。

首席经济学家共话楼市新趋势 房地产市场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尹中立 2021年01月04日 2021-01-04

荣盛发展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20年房地产市场呈现的最大特点是分化:房价与租金出现分化,大城市与中小城市房价出现分化,南北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预计2021年房地产将会平稳增长,结构会进一步分化,但分化幅度可能会收紧。 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开发企业和按揭贷款的总体增速将下降。但不同银行有差异,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总体影响不大,可能会对短期房地产需求端形成较大冲击。我国的住房不论是人均面积和户均套数,都已经基本告别总量短缺阶段,但在结构上还需进一步优化。

健全金融机构治理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曾刚 2020年12月30日 2020-12-30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会议强调,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 在金融领域,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面临哪些任务和挑战?应如何健全金融机构治理,抓好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教授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金融科技行为应纳入监管体系

曾刚 2020年12月25日 2020-12-25

“下一步,可能更多地针对实质性参与金融活动的金融科技行为进行监管,这些也应当纳入监管体系,进一步控制增量风险”,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展望2021年,特殊资产有哪些发展趋势?信用风险又呈现出哪些特征?如何防范金融科技所带来的增量风险?明年货币政策又将对金融业形成怎样的影响?曾刚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详细解答了上述问题。

广东农信改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曾刚 2020年12月23日 2020-12-23

“‘注资、注智、注制’的结合,显著提升了被帮扶机构的管理绩效和经营业绩。”本周,南方日报“广东农信化险改制攻坚战”甫一推出,便获得业界高度关注。其中,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农信改制将风险化解与全面的体制改革相结合,为农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2021年全球经济预期向好,中国是积极稳定因素

胡志浩 2020年12月18日 2020-12-18

12月17日,美联储在2020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表示,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将继续购买债券,在通胀超过2%前不会考虑加息。受疫情影响,今年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多家央行采取降息行动,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减压”。 量化宽松大潮为全球经济流动性及资产价格带来怎样的影响?展望2021年,存在哪些风险和机遇?在第二届金融高质量发展广州峰会上,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院长胡志浩,他表示,明年全球经济形势有复苏态势,广东可从产业转型和全球金融大循环中寻求更大的发展。

制度与技术双轮驱动推动金融创新

张晓晶 2020年12月11日 2020-12-11

近日,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债务总额增加15万亿美元,2020年总额或将超过277万亿美元。为了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多家央行纷纷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寻求通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新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金融创新应如何顺应发展?对此,南方日报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他表示,中国应加快完善数据权属与监管制度,积极参与全球数据治理,实现技术和制度双轮驱动创新发展。

  • 首页
  • 上一页
  • …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