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视角下各类机构消费金融产品与模式
现阶段国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分期购物平台等。本文对各类消费金融机构的主要产品和业务模式进行总结。
一、商业银行
从规模上看,传统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消费金融业务供给的主体。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主要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均开始发力,利用信息技术并结合本行业务特色开发出有特色的消费金融产品。本研究以个人贷款为例说明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产品。总体上看,信用卡仍然是商业银行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重要载体。除信用卡以外,截至2017年底,我国上市银行主要个人贷款产品如表1所示。
总体上看,商业银行在消费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信用卡贷款依然是银行消费信贷增长的主要来源。从信用卡发卡量来看,2011至2014年,信用卡发卡规模同比增速均在15%以上,2017年信用卡共5.88亿张,同比增速26.45%,信用卡保持较快增长。作为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重要载体,信用卡的快速增长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住房贷款在个人贷款中占有很大比例。作为一种不动产,住房能够为个人贷款提供有效的抵押品。住房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一个主要品种,也是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中的主体。从目前情况看,商业银行围绕住房贷款积极创新贷款业务品种,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产品序列,包括一手住房、二手住房、住房置换等。
第三,消费信贷得到了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我国消费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消费信贷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的一个重点领域。从实际中看,部分商业银行已经把消费贷款与其他贷款产品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产品条线,打造自身消费信贷产品品牌,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第四,互联网技术在消费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金融与科技的不断融合,商业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面临的来自电商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分期购物平台等其他消费金融机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积极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手段,通过线上渠道进行获客、审批、风控等,不断提高服务效率。
第五,围绕重点资金用途和重点客户进行产品设计与创新。在重点资金用途方面,主要围绕住房、汽车、助学、留学、家装、医美等资金用途进行产品开发与创新;在重点客户方面,主要围绕白领阶层、公务员阶层、高端私人银行客户等具有较为稳定的还款能力、风险相对适中的中高端客户。
第六,从信用增级措施上看,信用方式贷款占比逐步提高。特别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在消费金融产品创新中引入最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手段加强风控,提高风控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渐淡化抵质押物的作用,信用贷款在总贷款中占比不断提升。
第七,客户以具有信用记录的银行存量客户为主。尽管银行消费金融客户范围与之前相比已经有较大拓展,但仍以有信用记录的客户为主。与其他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覆盖的客户范围仍属于优质客户。
二、消费金融公司
为促进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原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颁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一股新兴力量正式进入消费金融领域。消费金融公司是经金融监管当局批准设立,不以吸收公众存款为经营目标,基于小额、分散原则为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已有25家公司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其中开业的有23家,筹建的有2家。目前我国已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有银行系和产业系等两大类。其中,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是由商业银行主导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股东以银行为主,包括少数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成立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商业银行在小额信贷服务方面的不足问题。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为百货、商贸公司等传统产业企业。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涉足消费金融业务在产融结合的同时,也能促进其主业发展,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相对而言,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占绝大部分。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产品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总体上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产品与业务模式开发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产品形式以消费分期、小额贷款为主。消费分期模式把消费信贷产品直接嵌入客户消费场景,以其衍生的金融需求作为服务对象,以已有的线上渠道作为客户触点,以消费场景所获得的客户信息及行为数据作为风险控制依据,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分析。除消费分期以外,消费金融公司还开发出基于特定场景(如租房、旅游、装修、助学等)的贷款或针对不特定场景的贷款等产品形式,以此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第二,产品细分更加具体深入。与商业银行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聚焦于消费用途,结合消费者在特定领域内的金融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包括教育、培训、装修、婚庆、购车、医疗美容等细分领域。产品创新主要体现在申请流程、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方面。
第三,依托互联网技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与商业银行拥有众多分支机构不同,消费金融公司网点较少。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绝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均开发出本公司APP,通过线上渠道拓展客户。消费金融公司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将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相结合,通过营业网点、客户经理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业务。从趋势上看,线上渠道对于在消费金融公司拓展业务过程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甚至完全采用线上渠道。
第四,产品设计嵌入深层次场景。消费金融公司将客户融资需求与消费场景紧密结合,通过构建消费支付渠道,实现“贷付一体”的资金闭环,以加强贷款资金用途管理、降低欺诈风险。同时,消费金融公司依托客户与场景的高粘合性,获得客户的行为数据及消费交易数据,并运用大规模数据分析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从纵向上看,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开发并探索垂直领域场景,对垂直领域场景金融需求进行深入挖掘;从横向上看,消费金融公司依托现有产品及模式拓展平行消费领域,构建多场景互补生态,努力发掘不同消费金融生态之间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商品消费中,更加关注消费金融产品的标准化,重点关注客单价低、消费频次高、流量大的场景生态;二是在服务消费中,更加关注消费金融产品与差异化消费内容的结合,重点关注客单价高、消费频次低、客群分散但客群特征较为集中的垂直领域,如租房、家庭装修、教育、医疗美容、婚庆、旅游等。除此之外,部分消费金融公司还依托股东资源建立场景。比如,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通过银行渠道网点和存量客户来获客,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借助股东线下实体门店资源导入消费场景、进行产品销售和客户信息收集等。
第五,不同消费金融公司差异较大。虽然消费金融公司普遍成立时间较短,但不同消费金融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已经呈现出一定差距,分化较为明显。部分先进消费金融公司已经针对不同场景开发出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基本上覆盖现阶段消费者主要类型的消费需求。与之相比,另外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在产品设计上还比较单一,还集中于简单的消费信贷产品,与消费场景结合程度有限,与传统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并未体现出很大差异。产品上的同质性也导致此类公司在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中缺乏优势。
三、电商平台
近年来,以京东、阿里、苏宁为代表的大型电商纷纷设立消费金融服务平台,并推出有针对性的消费金融产品,对传统商业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形成竞争。其主要产品如表3所示。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电商平台消费金融服务平台在消费金融产品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产品以消费分期为主。由于电商消费金融平台服务对象指向性明显,其产品相对单一。主要以消费分期为主,服务电商生态下的消费需求,通过消费分期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与消费需求天然结合。除此之外,部分电商消费金融平台也针对消费者开发出不针对特定用途的小额贷款服务,比如京东金融的房抵贷等。
二是与电商平台自有消费场景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电商领域发展迅速,覆盖客户范围不断扩大,交易额迅猛增长,为电商平台向消费金融领域拓展提供了基础。电商模式拥有稳定的用户,具有较高的获客能力。经过多年经营,主要电商平台在各自生态圈中积累了大量的活跃用户,同时也在各生活服务类场景中大量布局,建立了成熟的线上生态体系。特别是近年来,电商平台开始通过O2O平台丰富线下生活服务布局。在这种情况下,电商消费金融业务平台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中与消费金融场景深度融合,针对电商平台导入的消费场景和客户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消费金融服务。
三是充分借助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对消费者进行授信和风控。依靠平台的客户消费数据和第三方征信数据,电商平台相比传统金融机构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的精度来度量用户的风险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电商平台能够精确掌握消费者的动态交易数据,这种数据在风险控制方面比财务信息等静态数据更有优势,风控优势明显。部分电商消费金融平台依托客户消费数据,对消费者进行信用评分。依据客户风险状况对客户进行授信,并调整相应的授信条件,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消费信贷产品。
四、分期购物平台
分期购物平台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一种类型的消费金融机构,主要针对小额消费借款申请或消费者提出的分期消费,由平台为此提供资金或产品。其特点是办理简单,审核便捷,在线即可购买。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包括分期乐、趣分期等。垂直分期购物平台运营模式与电商平台类似,但体量和获客能力上与电商平台有差距。
分期购物平台的主要消费金融产品是消费分期。其产品和业务模式特点如下:
一是主要针对年轻消费者。一方面,以大学生为代表年轻消费者通常消费需求旺盛,特别是对一些时尚消费品有着较大需求,如数码产品、电子设备等;另一方面,此类消费者没有固定收入,自身财力有限,具有较强的融资需求。这一部分客户对资金价格的敏感度通常比较低。
二是深耕细分消费场景。一些分期购物平台专注细分领域消费场景,向特定消费者提供消费分期服务,在特定细分领域形成特色,包括教育、租房、旅游、装修、医美等等。
五、其他主体
主要包括网贷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等。上述机构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过程中以小额贷款为主,资金用途不局限于消费;同时,提供的消费信贷与特定消费场景的结合不是很密切。除此之外,近年来其他一些机构也纷纷投入到消费金融领域,成为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新兴力量,比如信托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