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 > 评论 >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与启示

Home > Research > Comment >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与启示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与启示

作者 Author 李育 肖柏高 刘凯 肖柏高 刘凯 时间 Site Release Time 2020-06-04

一、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币体系的转向

距离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经过去十多年,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国际社会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改革也得到实行。然而,国际货币的使用有着很强的惯性,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将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但危机以来,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贸易计价和融资中所占比重,均远高于美国总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但是,一些重要的局部性变化预示着美元的货币霸权开始减弱。例如,采取各种形式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数量在过去十年间显著减少,人民币国际化持续稳步推进,IMF 特别提款权(SDR) 改革在G20的推动下得以实施,欧元区在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特别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以来,世界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加速“去美元化”进程,有意识地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伊朗宣布其石油交易的计价预结算不再使用美元,俄罗斯开始逐步在自然资源贸易中使用本币或欧元,欧洲则提出要建立独立于SWIFT 的国际结算体系。全球经济“去美元化”的趋势意味着,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货币在国际经济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国际国币体系转向多极化的可能性日益增大。

然而,“去美元化”不会一蹴而就,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也不会一帆风顺。在持续低迷的全球经济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国际货币体系将面临更多的冲击和挑战,多极化的货币体系也将面临更大的汇率波动和资本流动风险。为此,我国应如何积极地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笔者拟在梳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前两大货币——美元与欧元演进情况的基础上,以期为人民币下一步的国际化方向提供参考与建议。

......

研究评论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李育相关研究
李育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项目成果
Relate ResearchProject Results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