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之于对不同时代发明贡献的对比及由此而发的展望——无论是悲观的长期停滞,还是乐观的“大爆发”的前夜,深入思考以上的现实挑战,提高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包容性与可持续性,可能才是有关讨论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在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以理财产品为代表的资产管理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业务。截至2018年6月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约21万亿左右,在大资管行业中规模继续领先。在不断丰富客户资产管渠道的同时,理财也成为商业银行实施业务转型的重要抓手。
最近的一段时间可谓中国金融体系的多事之秋,各种“状况”纷至沓来,企业、投资者、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去杠杆”、资管新规到P2P风险处置,我们都看到长期与短期、时间与空间、经济与金融等各个维度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也更加认识到金融监管时刻如履薄冰的状态。与此同时,金融风险及其政策应对的复杂性也让我们不得不再次重温金融监管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其中之一就是宏观审慎政策。
国庆之后的短短几个交易日,股市持续快速下跌,连续跌破2638及2500点关口,在大跌之后,金融监管部门的三位负责人分别发表谈话力挺股市,主管经济和金融工作的副总也发表答记者问。说明股市下跌已经引起决策当局的高度重视。
“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从古至今,从衣食住行到琴棋书画,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工厂,从手艺人到民族企业,中华文化的精神传承根植于每一位中国人的脑海中。事实上,时下热点话题财富传承也不乏中华文化的基因,如三国时期白帝城托孤的信托架构堪比当下家族信托的机制设计等,再如盛宣怀家族的愚斋义庄传承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