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应用对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推动作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更好的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国内金融市场需求,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对外开放。当前,金融科技助力双循环建设还需防范新技术运用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信息泄露风险及垄断问题等。我国应继续加强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支持,提升保障金融科技安全、高效发展的监管能力,注重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支...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伴随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结构的演化已经历了超过两个半世纪。从英国的“金融革命”,到德国的全能银行,再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发展,金融创新与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风险资本崛起,直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的争论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国际经验表明,一国金融发展道路的选择是由一国的禀赋决定的,不同金融体系各有所长,所谓的最优金融体系结构并不存在...
序言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在全球范围,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国采取过度宽松财政、货币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高债务、低增长的新阶段。再叠加2022年之后的俄乌冲突等事件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大,风险持续释放。部分重点领域风险值得关注,在为特殊资产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挑战。 一 风险变化趋势与...
2022年4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在数字化的浪潮扑面而来之时,在科技、产业、金融三者迫切需进一步融合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重新梳理经济金融数字化变革中的“新基建”特征。
IMF IMF对欧洲财政治理的建议 IMF财务事务部主任加斯帕等人撰文指出,由于财政政策在解决当下危机以及面临未来挑战中都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欧洲财政治理的改革已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当家庭及企业受到冲击,或货币政策实施受到限制时,财政政策可以及时地支持家庭和企业,但这需要以健康的公共财政为前提。然而,为应对疫情冲击,许多国家的债务水平早已超过了GDP的60%——《马斯特里赫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