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报告采用了自主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 A 股非金融上市公司 2018 年的质量表现进行评价。2371 家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的平均分为 65.10 分。该评价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股市疲软的形势下,上市公司质量较为稳定,创业板总得分仍然保持领先。 在价值创造能力方面,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得分优势明显。在经济下行情况下上市公司纷纷回归主业,资产扩张速度放缓,研发投入减少,努力保持营...
序 发端于美国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最终演化为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不论是危机之中的雷曼兄弟破产导致的拆借市场流动性相竭,还是英国近150年来的首次大挤兑,不论是私人部门秋风扫落叶式的去杠杆,还是公共部门苟延残喘式的加杠杆,最为核心的是金融风险的累积、传递和冲击改变了原有的模式,各个经济体和金融市场捆绑成为一个风险共担实体。系统性风险及宏观审慎成为了危机的教训,美国、欧...
序言一 李仁杰 兴业银行行长 编写一本关于私人银行的书,这个想法缘于近两年兴业银行推动私人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私人银行是一项古老的金融服务,早在十六七世纪就在欧洲的瑞士兴起。但在中国,私人银行还是一项新兴的业务。兴业银行从2011年开始介入私人银行领域,当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专门的私人银行部。几年来,在参与推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努力思考国内私人银行业...
谢玮博士的博士论文几经修改,最近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板社出版,来求序。 谢玮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其论文题目为“资产负债表衰退研究——日本经验”,也是在我指导下选定的。之所以选这个题目,可以说是形势使然-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下子将资产负债表冲击摆在了全世界面前。自那以来,债务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杠杆率问题,成为全球最热门话题。 最初,中国好像置身于事外。当时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是:美...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金融体系经历了不断改革与发展,在保持自身基本稳定的同时,也对创造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十年来,各种新型金融业态不断涌现,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潜在风险。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但与此相对应金融监管领域却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当前,社会各界对金融控股公司这一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存在不少争议,如何正确看待和规范发展金融控股公司...
总体上看,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出现了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部分实现了去杠杆目标。2018年,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2017年的243.99%下降到243.70%,下降了0.3个百分点。2008-2016年是我国快速加杠杆的时期,这8年间杠杆率共上升9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超过12个百分点。
春节期间,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屏朋友圈,很多影迷高呼2019年是中国科幻片的元年。 但在它被点赞的同时,却是整个电影市场的低迷。根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2019年国内春节档电影票房收入58.4亿元,同比仅增长1.4%,而观影人数只有1.3亿人次,相比于2018年同期大减了9.0%。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2005年提出的概念,“普”是指“范围广”,“惠”是指受惠,让更广范围的人享受金融带来的益处就是普惠金融的主旨。一般普惠金融所涉及的群体主要包括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
2018年11月27日,人民锒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301号),明确了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定义、范围、规评估流程和总体方法。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由 “全球系统重要性”发展到“国内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阶段。系统重要性银行(SIB)主要是指那些规模庞大、业务复杂、其倒闭有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重大影响从而危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