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消除行业进入壁垒和地区经贸壁垒,扩大市场容量,增进要素流动;继续减税降费,降低居民和企业负担,鼓励消费和投资;继续积极稳妥去杠杆,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避免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随着新金融工具准则在国际范围内和我国“A+H”股上市企业的同步实施,新准则的影响已初现端倪,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由于银行业占主导地位,本文以我国“A+H”股上市银行为例,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前后其财务报表层面的主要变化,进而探析新准则对银行业经营管理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信托制度始于英国,现代信托市场发展于美国,信托文化则来自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国内家族信托市场实践始于2012年,据公开信息显示,目前68家信托机构中有33家机构开展家族信托业务,信息明确的15家信托公司的家族信托业务规模838.57亿元,信托产品服务的功能覆盖家务管理型、司务管理型、财富增值型、房产管理型、股权管理型、公益慈善型和保险金信托等,客户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可期。
2018年中美贸易战不期而遇,从中短期贸易纠纷到长期大国博弈,对抗程度不断加深,长效机制亟需建立。伴随冲突不断扩大,我国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下,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关口跨越难度加大,在扩大开放中动态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难度提升。针对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边际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努力实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新要求...
股权管理是银行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内容。良好的股权管理不仅有助于保持银行的经营稳定,也有助于保护股东自身的利益。2018年1月5日,原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从穿透式监管、关联交易、金融产品入股、股东结构和社会资本准入等方面对我国银行股权管理行为提出了要求,凸显了对商业银行股权管理的重视。
2018年上半年,在中国经济防风险、去杠杆大背景下,影子银行融资受限,PPP项目清理整治,地方债发行减速,财政和金融呈实质紧缩之势。宏观杠杆率虽得以趋稳,但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实体经济受到明显冲击。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重审当前经济形势,强调“稳”字当头,要求把握好去杠杆节奏与力度,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同时,针对外部环境最新变化,中央要求保持经...
市场化债转股是我国近期推出的旨在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从金融学理论入手,对市场化债转股的主要功能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市场化债转股对于转股双方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能够丰富多层次融资体系,同时有助于熨平经济周期产生的风险并降低宏观经济杠杆率。与此同时,市场化债转股也给转股双方带来风险并产生一定社会成本。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进展及相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