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推动经济转型、促进金融竞争的重要力量,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主力军。近年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以专题座谈会、现场走访交流等多种形式对不同地区各类小银行的转型情况做了持续跟踪调研。总的看来,面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科技的冲击,小银行正在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但也存在不少痛点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当多措并举,引导广大小银行澄清认识误区、明确发展战略,就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真正...
严监管与紧信用,在去掉影子银行刚性兑付、资金池运作、高风险偏好资金后,流动性分层从金融体系传导至实体经济,融资呈现高评级、头部化和短久期特征。反映在数据上就是,今年非标融资负增长,6月社融增速下降到了9.8%,创下有统计以来的新低。
就在近期针对城投融资监管有所放松、刚兑预期进一步强化的时候,曝出城投违约。根据上清所公告,17兵团六师SCP001未能在8月13日足额支付利息,中国债市最后的信仰,就这样出乎意料地被打破。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时间里,中国金融体系从无到有逐步成型,一直保持着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特征;在金融资源的配置机制方面,尽管市场化改革在持续推进,但总体上看还是政府而非市场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还经历了多次“金融集权”和“金融分权”的博弈。本文的重点在于从货币信用创造的角度,来分析2007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当前宏观金融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未来改革的方向。
本文基于纳入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构建了包含信用利差因素的秦勒规则,实证检验中国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对简单泰勒规则及利差调整泰勒规则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考虑利率平滑特征和利差缺口因素的利率反应函数模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有更好解释力;通过考察不同信用等级的债券信用利差在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的作用,发现市场利率仅对低等级债券的信用利差做出一定程度的逆向反应,但并不稳健,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利率...
随着同质化通道类业务占比的进一步下滑,国内券商因战略方向以及竞争优势的不同,或在财富管理、跨境及海外业务、基于资产负债表的资本中介服务业务等方向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券商盈利模式将由基于散户的一次性交易收入为主转向基于企业、机构、高净值投资者资产规模的持续性服务费及管理费为主,公司在高端客户基础、产品创设能力、跨境能力上均具有优势,有望把握发展机遇,业绩及排名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