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7)》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的系列年度报告,秉承“记载事实”、“客观评论”以及“金融和法律交叉研究”的理念,系统、全面、集中、持续地反映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发展和改革历程,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金融理论工作者提供素材,为金融监管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7)》主要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研究”...
摘要 《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年度报告的第六本。报告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支付清算行业与市场的发展状况,充分把握国内外支付清算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演进,深入发掘支付清算相关变量与宏观经济、金融及政策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动态跟踪国内外支付清算研究的理论前沿。报告致力于为支付清算行业监管部门、自...
摘要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8)》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推出的系列年度报告的第一本。报告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状况、演进动态与市场前景,充分把握国内外金融科技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变化,不断完善金融科技相关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明确了讨论金融科技时,究竟有哪些“科技”需要关注。围绕大数据...
|序| 一个值得深人研究的 货币金融学新问题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向是极其重要但颇具争议的研究课题。在2007~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中,高债务和高杠杆的兴风作浪,更使这一论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中国,随着经济增速减缓以及货币金融政策效率递减,人们也开始关注高债务和高杠杆问题。很快,对于高杠杆率的关注便与中国本土产生的老问题,如M2占GDP比重过高、信贷增速过快等结合...
导言 一 近年来,在讨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时,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新常态”(new normal)加以描述;其他如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新秩序”等等概括,表达的也是相同的意思。 但是,“新常态”一词,在国内外的缘起及其表达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 在国际上,“新常态”一词最初是与经济衰退联系在一起的。 早在2002年,“新常态”一词就已在西方媒体中出现,其经...
写在前面的话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从年初开始,举国上下都在为庆祝这个伟大的日子做准备。作为一名没有改革开放便无缘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的研究者,我自然不愿错过这个总结历史并借以回顾自己学术生涯的机会。 学者纪念改革开放,写点东西当属本分。但是,写什么,如何写,颇难定夺。写一篇论文似显分量过轻。写一部学术专著,又怕被体例、系统、逻辑、结构等束缚,不能充分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之丰富多彩。写历史当...
摘要 中国的文化金融研究是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政策的出现而兴起的,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报告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联合发布,结合中国文化金融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对中国2017年度文化金融发展进行了总结。本报告共分为总报告、工具篇、行业篇和专题篇四个部分。 总报告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集中了课题组对文化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本报告先就2017年中国...
摘要 当前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回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升,全球贸易呈扩张态势。但未来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回升基础仍然脆弱。 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稳向好态势,国民经济呈现运行平稳、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质量效益提升的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消费增速总体平稳,进出口增速显著大幅回升,居民收人稳定增长。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6.8%左右,增速比上年小幅回升...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两方面推动了健康保险业发展,一是要“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二是要“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健康保险业在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业界和理论界对其发展规律仍然存在许多模糊的,甚至似是而非的认识,有必要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中国健康保险研究报告2017》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保险...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辨 李扬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发展应当服务实体经济”,几乎成为所有文章、文件、讲话以及各类会议的箴言。近两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另一个与此相近的命题,即制止金融“脱实向虚”,又在朝野不胫而走。 一望之下,这两个彼此应和的命题简单、明了,但是,深究下去就会看到,要在实践中落实这些箴言,殊非易事。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的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