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不足是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当前,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结构性因素包括: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较低导致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偏低;个别行业产能过剩约束制造业投资增长;制造业下滑、基建投资瓶颈等多重约束下的民间投资负重前行。从更为宏观的视角看,扩大国内需求激发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具有广阔空间,主要体现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空间广阔;城镇化的增量空间和存量改进空间仍然...
国债兼具财政和金融功能,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互动最为频繁活跃的领域,而货币政策的立场和操作也会直接影响赤字融资的来源与成本。因此,国债管理是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关键切入点。鉴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国际经验,针对我国政策协调配合中面临的挑战,我国应根据经济形势适时调整宏观政策调控机制;推动央行开展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稳步推进国债市场的国际化建设;完善债务约束机制,科学设置债务上限;优化国库现金与央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本文力图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维度系统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金融工作始终围绕推进现代化这条主线展开,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从理论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一、监管动态 (一)央行:加快出台金融稳定法等法律法规 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落实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各党委委员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安全网建设,提升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能力,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
一、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全面展开 国内信用债市场迎来新机遇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此后,全国各地利用特殊再融资债券等工具,全面展开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融资成本迅速下行,总体规模得到控制,同时也给国内信用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总体来看,化债背景下,作为地方债务代表的城投债,其“降成本、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