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列报告 > 【NIFD季报】2020Q1国内宏观经济

Home > SeriesReport > 【NIFD季报】2020Q1国内宏观经济

【NIFD季报】2020Q1国内宏观经济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境外仍在持续蔓延,从中国采取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后的抗疫进程看,欧美疫情稳定下来可能要等到5月上旬以后,这给全球经济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受贸易紧张局势等因素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2018年来的经济放缓压力就在增大,季度增速大致呈逐季递减之势,贸易量逐步萎缩。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一季度爆发,并持续快速蔓延,全球经济活动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这给在疲弱环境中缓慢前行的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之下,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下降6.8%,这是自199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进入二季度,国内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逐步巩固,但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确保疫情不反弹的任务仍然较重。这造成一些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很难满负荷运营,同时外部需求锐减,使得对外出口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初步预计,此次疫情冲击可能使2020年中国商品出口下降3~4成。

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就业带来的冲击来看,虽然3月份就业形式有所好转,但全年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存量就业方面,从调研情况来看,规模较小的企业复工难道较大,这类企业抗风险能力弱、数量众多,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就业,一季度的疫情冲击会对中小微企业和职工造成相当大的冲击。进入二季度,一些服务类行业和对外出口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从而存在一定的裁员压力。从劳动力供给结构看,现阶段,中国新增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比为52%,农民工仅16%。受过高等教育人员在教育、公共管理、卫生、金融等第三产业部门就业的数量较多。在中国新增农民工占比下降,高校毕业生去向主要在第三产业的情况下,通过传统基建带来的总需求扩张对解决新增就业的效果有限。

自疫情在国内爆发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采取了及时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救助性政策,这些措施和政策对加快疫情防控进程和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中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在此情况下,要让经济较快恢复到原有增长轨道,防范疫情冲击带来的延伸性风险和长期性风险,不仅需要实施积极的调控政策;而且要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注重保持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恢复受疫情影响企业和家庭的信心。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