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租公寓“爆仓跑路”频现 多地发布风险提示
近期,上海、杭州、成都等多地长租公寓企业出现“爆仓跑路”现象,再次引发行业主管部门高度关注。9月1日,上海、广州行业主管部门均发布了《住房租赁市场风险提示》,提醒房东和租客要警惕公司“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等经营风险,防范“租金贷”风险,加强风险防范,避免经济损失。此外,近期成都、合肥、重庆等地也密集发布了《住房租赁市场风险提示》,同时,成都、广州近期还开展了住房租赁企业风险排查工作,西安、杭州也发布了住房租赁资金监管新规。业内人士认为,长租公寓近期不断出现暴雷事件,核心原因是其商业模式存在部分脆弱性。上半年疫情的冲击,加速暴露了企业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多地密集提示风险、开展风险排查、发布资金监管新规具有积极的意义。(券商中国)
二、地方审计警示中小银行风险隐患 部分不良率超5%
有时银行为了降低不良率指标,会将少数不良贷款计入关注类(相应导致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但不良率低估),因此关注类贷款占比也是监测银行是否隐匿不良的重要指标。截至9月3日,几乎所有省份都公布了《关于2019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地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情况作为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被多个省份纳入审计之中。审计披露了部分中小行不良率偏高甚至突破5%的“监管红线”、股权管理制度执行乏力、贷款投放不合规等问题。分析来看,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偏高主要因为经营区域集中、客户结构单一、风险管理水平落后等原因。从区域角度看,中小银行一般集中于市县区等范围内,贷款集中度偏高,信用风险难以分散,其资产质量受到地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近年来,部分过剩产能集中、经济结构落后地区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直接导致地方性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飙升。(21世纪经济报道)
三、正通汽车“爆雷” 上半年亏损超13亿
近期多地豪华品牌4S店被曝出无法正常交车,而这些4S店的“幕后老板”均为深陷资金危机的正通汽车。正通汽车资金链危机正持续发酵,4S店无法交车的原因均是由于总公司资金紧张,车辆合格证被质押在银行无法赎回,消费者提车日期被无限延长,所缴资金去向不明。有媒体报道称,正通汽车旗下多家4S店收取车款后挪作他用,例如还债、投资房地产等。对此,正通汽车董事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处于静默期,会在业绩公告之后处理回复。”作为首家“爆雷”的豪华车经销商,缺钱是正通汽车当前的头等难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颜伟表示,正通的问题最主要还是财务运营危机,汽车经销商的杠杆很高,需要不断向银行借贷来维持公司运转,一旦融资出现困难,经营上就会出现较大问题。庞大就是特别明显的例子,在很短时间内,被银行抽走了260亿元现金,最终导致其破产。(每日经济新闻)
四、业绩与风险齐增 青农商行快速扩张喜忧参半
作为山东省首家地级市农商行,青农商行于8月25日发布了2020年中报,其中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截至2020年6月末,青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0.44亿元、14.84亿元,同比增长17.45%、4.81%;忧的是,营收利润双增的背后,资本充足率下滑带来的风控隐患值得警惕。根据今年中报,青农商行资本充足指标较上年末进一步下滑,该行仍面临资本消耗过快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青农商行在二级市场“遇冷”。根据Wind显示,截至6月30日,青农商行上半年区间跌幅29%,居上市农商行区间跌幅首位。2016年以来,青农商行在规模加速扩张的同时,其资本消耗问题也渐渐显露:若商业银行规模扩张之下无法保证资本充足,则有可能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增大经营风险。(投资者网)
五、美股再起风暴急挫千点 纳指直泄5%
9月3日晚,美股迎来了这一时刻。道指收盘重挫逾800点,盘中一度杀跌过千点;纳指跌近5%,标普500指数跌3.52%,均创6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科技股大跌,苹果跌超8%,标普500科技板块收跌5.83%。恐慌指数(VIX)大涨26.46%,报33.6,创近三个月以来新高。美国方面的分析师指出,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超预期,特别是刚刚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经济恢复的速度非常快。而在此之前,市场一直预期新的经济刺激法案将出台。但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将减轻国会达成协议的压力,股市却对此的预期已有透支。与此同时,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打破了人们对新冠肺炎疫苗即将于10月底推出的希望。(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