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列报告 >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5年第17期

Home > SeriesReport >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5年第17期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5年第17期

一、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升温 警惕保险“炒停售”营销

近日,保险“炒停售”之风再起。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议确定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较上一季度下降21个基点。按照相关机制,若下一季度研究值低于2.25%,将触发预定利率下调。中泰证券分析师测算,预定利率研究值每月约有4bps的下降压力,第二季度研究值已接近2.0%。多位分析师预计,今年第三季度预定利率可能下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或下调50个基点至2.0%,分红险和万能险下调25-50个基点。在预定利率下调预期下,保险代理人在社交平台鼓吹“2.5%预定利率快保不住”等,劝消费者抓紧投保。过去两年,预定利率下调前“炒停售”是常见销售手段。但今年“炒停售”对销售的刺激作用减弱,提升负债质量成为行业与监管面临的课题。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消费者,面对“炒停售”宣传要冷静,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投保前应关注保障额度、范围及自身缴费能力,切勿因“停售”噱头打乱保险和资金规划。(羊城晚报)

二、多家公募提示风险 黄金基金别盲目追高

4月23日,易方达、汇添富、嘉实基金对旗下黄金主题基金(LOF)采取发布溢价风险提示、临时停牌、暂停大额申购等措施,来保护投资者利益。近期,正是由于国际金价的大涨,才吸引了众多资金涌入黄金相关基金,包括上述3只黄金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以及多只黄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黄金股ETF、上海金ETF等。受访者认为,虽然长期看,黄金具有保值能力,但中短期看,黄金价格波动不小,当前出现的黄金基金高溢价情形是典型的市场泡沫,投资者不宜盲目追高。(国际金融报)

三、绿地控股信披违规遭监管警示 负债率长期超86%

4月21日,上海证监局对绿地控股及其三名高管采取监管措施。2022-2023年,绿地控股及其控股子公司涉及的诉讼事项累计金额达到披露标准,却未及时披露,也未在年度报告中如实呈现,违反相关法规。公司被责令改正并限期提交整改报告,时任董事长张某良等三人被出具警示函。绿地控股业绩堪忧,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5.56亿元,2024年预计亏损幅度更大,主要源于房地产项目减值计提增加等因素。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91.97%。其债务问题严峻,截至2024年6月底,有息负债2210亿元,6个月内到期债务816亿元,而货币资金仅284亿元,逾期债务68.84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高达86.62%,长期维持在86%以上,行业下行期流动性压力大,信用评级承压。同时,绿地控股诉讼缠身,上市主体及控股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众多,涉及多种纠纷类型。受上述因素影响,其股价长期低迷,截至4月22日收盘,较2015年历史高点跌去81.85%,总市值仅258.60亿元,公司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经济网)

四、上海世茂股份累计未能按期足额偿付中期票据本息达325,036万元

2024年11月18日,上海清算所网站披露公告,截至2024年10月末,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未能按期足额偿付中期票据本息共计325,036万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19沪世茂MTN001”、“20沪世茂MTN001”、“21沪世茂MTN001”及“21沪世茂MTN002”中期票据的主承销商、存续期管理机构,披露了相关债务融资工具的基本信息、工作进展情况及后续工作安排。工作进展情况包括督导发行人披露财务报表等。后续工作安排包括督促发行人履行披露义务、与债券持有人沟通、推进落实债务化解方案等。(金融界)

五、美衰退风险被低估 聚焦中国互联网、券商等

近日,高盛发布研报称,4月制造业调查显示受关税影响国家的新出口订单下降,实际出口因提前出货短期回升,但后续或回落。重点关注5月底前公布4月贸易数据的国家及港口运输数据。政策不确定性压制信心,资产价格仍低估衰退可能,建议防御性配置;美元长期看贬,收益率曲线或进一步陡峭化。智能手机市场方面,2025年全球出货量预计持平(12.4亿部),因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下调预期2%-3%。市场价值增速略高于销量(2025年+2%),可折叠手机或成新增长点。中国主题方面,互联网电商受益国内消费复苏;券商盈利强劲但增长或受关税制约;白酒需求稳健,高端品牌领跑。(智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