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行使金融合同提前终止权的国际实践及其启示

2022年06月07日 胡滨

全 文ALL

维护金融稳定 有序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

2022年06月03日

全 文ALL

漫谈中国的宏观杠杆率

2022年06月02日

全 文ALL

香港:抢抓机遇 发展绿色金融

2022年06月01日

全 文ALL

每周监管资讯 2022年第23期

2022年06月06日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明确银行保险机构董事会或理事会承担绿色金融主体责任,负责确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绿色金融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建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鼓励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 《指引》强调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坚持稳中求进,调整完善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积极支持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实施清洁生产,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落实碳排放、碳强度政策要求,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有保有压、分类施策,防止“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在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同时,渐进有序降低资产组合的碳强度,最终实现资产组合的碳中和。 《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投融资流程管理,做好授信和投资尽职调查,加强授信和投资审批管理,通过完善合同条款督促客户加强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完善贷后和投后管理。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提升绿色金融管理水平,采取差异化、便捷化的管理措施,优化对小微企业融资、线上融资等业务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支持“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 《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内控管理和信息披露,建立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激励约束措施,完善尽职免责机制,确保绿色金融持续有效开展。明确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绿色金融监管职责,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的指导和评估。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当前银保监会已出台一系列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文件,银行保险机构在重视程度和执行效果上还存在差异。《指引》的发布有利于建立银行业保险业统一适用的绿色金融指引,有助于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绿色金融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完善内控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推动各项绿色金融政策落地见效。 (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等的金融支持。 《通知》要求,银行机构要及时满足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的合理、有效信贷需求,努力实现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信贷余额持续稳步增长,鼓励银行机构在受疫情影响的特定时间内适当提高相关行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同时,要求银行优化调整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制度。 《通知》强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受疫情影响隔离观察或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对其存续的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对于延期贷款,在延期过程中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 《通知》明确,银行保险机构要严格落实各项金融服务收费政策,鼓励加大对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企业金融服务收费的优惠减免力度。在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鼓励保险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保单到期日或延期收取保费。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通知》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做好接续融资安排、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创新信贷服务模式等方面,对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困行业企业等的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通知》的出台有助于支持暂时遇困行业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持续优化改进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三)证监会、司法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注册制下中介机构廉洁从业监管的意见》 日前,证监会联合司法部、财政部共同发布《关于加强注册制下中介机构廉洁从业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意见》共17条,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系统思维,全面从严要求。《意见》将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其开展的与证券发行上市相关的业务均纳入规制范围,实现了业务主体和业务类型的全覆盖。《意见》从内部管理入手,对证券公司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的组织领导、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等提出了全面要求,进一步强化内部机制的监督制衡。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针对注册制下廉洁从业的重点风险领域,对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作出了针对性的细化规定,同时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参照执行,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和问责机制,杜绝过度激励和短期激励;加强对利益冲突、违规投资、不当入股的审查;对违规交往、非法干预、利益输送、行贿等典型“围猎”行为予以明确禁止;禁止以不合理低价、不当承诺等不正当竞争方式招揽业务等。 三是坚持专业思维,分类施策。《意见》结合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各主体的业务风险特征提出专门监管要求。对违反廉洁从业有关规定的,主管部门依法采取监管措施,并依据相关规定向纪检监察机构转交违法违纪线索;同时遵循“宽严相济”原则,对中介机构或人员主动发现、主动报告、主动处理问题的,可依法从轻或减轻相关责任。 (中国证监会官网) 点评 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和市场快速发展,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日益凸显,业务量大幅增长,廉洁从业风险也相应加大。《意见》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建立健全立体化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核心行业文化理念,推动业务发展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健康良好的行业生态,促进行业机构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观点聚焦 (一)王春英:境外投资者进一步增持人民币资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6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有关扎实稳住经济的金融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2.79%的占比以及从国内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中外资3%到5%的占比看,境外投资者进一步增持人民币资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王春英表示,今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总体稳定,在国内外因素综合影响下,从前期的偏流入趋向基本平衡,未来仍有条件保持相对均衡、总体稳定的发展格局。 王春英分析,首先,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等基础性顺差仍会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基本盘的作用。其次,我国外债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优化,未来稳定性较强。最后,近期跨境证券投资的调整,没有改变跨境资金均衡流动总体稳定的格局,也不会改变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的长期趋势。 王春英认为,人民币资产在很多方面仍具有较强吸引力。一是投资回报稳定。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收支结构比较稳健,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二是人民币资产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情走势,是分散投资风险非常好的选择。三是人民币资产能够较好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近年来境外央行和追踪国际指数的相关资金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明显上升,近期IMF将特别提款权中人民币权重提高到12.28%,也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认可和信心。 (中国证券报) (二)邹澜:持续发挥好再贷款等工具功能 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6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有关扎实稳住经济的金融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传统支农支小再贷款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 邹澜表示,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将前两年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4000亿元额度并入了支农支小的再贷款管理,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加大对三农、小微的信贷投放,特别是加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支持,比如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2022年4月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是1.86万亿元,同比增加5294亿元。 对于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邹澜表示,2022年5月初人民银行在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原有2000亿元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000亿元的额度,专门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截至2022年5月末,两项工具累计已经发放了2108亿元。 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持续发挥好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双重功能,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证券报)
全 文ALL

金融风险周报 2022年第23期

2022年06月06日

一、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2022年第10期《求是》刊登银保监会党委撰写的《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一文。文章提出,积极应对发达国家宏观政策与法律的外溢性影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美欧经济进入高通胀、弱增长时期,衰退风险明显增加。随着美联储政策加快转向,国际货币金融环境正在发生重大改变,西方国家极限宽松政策的严重“后遗症”加快显现。要前瞻性做好应对外部冲击的充分准备,未雨绸缪走在市场曲线和大国货币政策转向的前面,努力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金融环境。要强化底线思维,妥善应对外部冲击风险。同时,文章还提出要稳妥防控和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努力防范杠杆率反弹带来的风险,着力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持续深化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积极引导金融领域资本健康发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加强金融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求是网) 二、银保监会重拳出击 理财公司首次被罚 6月2日,银保监会披露了其2021年针对部分理财公司及其母行开展理财业务的专项现场调查结果,并对四家机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受罚机构包括2家理财公司和2家商业银行,分别是中银理财、光大理财、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合计受罚金额达1490万元。这是银保监会首次对理财公司和商业银行理财托管业务开出罚单。从理财公司的受罚案由看,理财产品投资资产集中度超标是两家受罚理财公司存在的共性问题,老产品规模在部分时点出现反弹则是两家受罚银行存在的共性问题。此外,公募理财杠杆水平超标、违规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高流动资产持有比例不达标等理财投资端存在的问题,此次亦在罚单案由中。在理财公司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银保监会重点围绕银行存量理财处置、理财公司“洁净起步”等方面开展现场调查,释放了严的金融监管氛围仍将持续的监管信号。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日前也表示,金融领域“强监督强监管”严的氛围正在形成。(券商中国) 三、河南最大医药集团之一ST辅仁 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6月1日晚间,ST辅仁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30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2年5月12日,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ST辅仁表示,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河南最大的医药集团”之一的ST辅仁,因年报被点名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该公司在2019年年报及2020年年报分别被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和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上交所指出,ST辅仁涉及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预计负债、应收账款、持续经营能力等多项风险至今仍未消除。当下的ST辅仁可谓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还存在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风险。截至目前,ST辅仁股价报1.93元,总市值为12.1亿元。股价较历史高点已经跌去95%。(证券时报) 四、暴跌79% “币圈之光”闪崩敲响NFT投资警钟 一场崩盘,又在币圈掀起风波。这次事件的主角是曾经头顶“币圈之光”光环的区块链项目STEPN。今年4月,该项目“治理代币”GMT日交易量曾突破25亿美元,一度超过比特币和以太坊。然而,4月底以来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其暴跌超79%。5月27日,STEPN突然宣布清退中国大陆用户,随后引发该项目“治理代币”GMT和“游戏代币”GST价格闪崩。截至5月29日14时,GMT币价24小时跌幅高达32.6%。STEPN是币圈2022年初最火热的项目之一,用户首先需要购买STEPN推出的NFT运动鞋,随后通过在现实世界中户外步行或跑步赚取“游戏代币”GST与“治理代币”GMT。业内人士表示,NFT的交易流转涉及发行公链、交易平台、甚至DeFi架构等,其中涉及到智能合约的流程相对较多,一旦出现安全性风险,就容易出现大额损失。此外,NFT会根据市场需求而升值或贬值,一旦市场热度相对降低,跟风炒作的现象冷却,那么NFT的资产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这会在另一层面对其代币价格产生影响。(中国证券报) 五、华尔街旗帜杰米·戴蒙:经济“飓风”就在眼前 全美最大银行摩根大通的掌门杰米·戴蒙,周三对分析师和投资人发出警告表示,虽然眼下一切显得井然有序,实际上飓风即将到来。戴蒙主要提了美联储的QT和乌克兰问题。戴蒙表示,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量化紧缩,这件事情你可以载入历史书,50年一遇的那种。在之前的量化宽松过程中,有许多因素都构成了问题,其中负利率更是“巨大的错误”。面对如此庞大的流动性,银行别无选择,只能通过收缩流动性来停止投机和打压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对于乌克兰问题,戴蒙的侧重点放在了大宗商品价格上,并强调眼下没有采取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欧洲面对接下来原油市场可能发生的短期波动。戴蒙也提到,随着情况的潜在恶化,国际油价可能会上升到150-175美元/桶。在发言中,戴蒙也类比了2008年次贷危机,表示当时是央行、商业银行和外汇交易公司撑起了美债市场,但美债规模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玩家有能力或者意愿吃下这么多的份额了,这是全球资金流的巨大变化。(财联社)
全 文ALL

LIBOR的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22年06月03日 李扬

全 文ALL

稳字当头优化宏观杠杆率结构

2022年06月01日

全 文ALL

在金融助力共同富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四个方面

2022年05月31日

全 文ALL

中国经济学人的时代担当——将中国经验升华为中国经济学

2022年05月31日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