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每周监管资讯 2021年第11期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统筹使用
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深圳、北京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首批试点,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企业集团跨境资金统筹使用。
试点面向信用等级较高的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统一本外币政策。整合现有各类资金池,实现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内跨境本外币资金一体化管理。二是实行双向宏观审慎管理。适度调整外债和境外放款额度,在稳慎经营理念基础上提升跨境投融资的自主性和资金利用效率。三是进一步便利资金划转和使用。主办企业国内资金主(子)账户结汇资金可直接进入人民币国内资金主(子)账户,国内资金主账户资金可直接下拨至成员企业自有账户办理相关业务。四是实现一定额度内意愿购汇。购汇所得外汇资金可存入国内资金主账户,用于对外支付。五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统计监测,强化风险评估、非现场核查与现场检查,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根据试点情况及政策效果,进一步完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管理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方案,在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放宽资金跨境、购结汇、使用限制等,支持特大型跨国公司更好地管理成员公司跨境资金。该项试点政策以为跨国企业降低汇率风险创造更为有利条件、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等多种方式,能够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涉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中国银保监会排查农村中小银行股东股权,五大方面问题突出
3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消息称,银保监会于2018年至2020年系统组织开展了“农村中小银行股东股权三年排查整治行动”。三年来,3898家农村中小银行全部完成了机构自查和监管检查,实现了排查整治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农村中小银行股东数量多、结构极为复杂,呈现“小”“散”“弱”的特点。银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三年排查整治共涉及持股1%以上股东38.5万个、股权3889亿股,累计发现问题1.99万个。上述提及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五大方面:一是股东资质不合格;二是入股资金来源不合规;三是逃避“穿透”监管,超比例、超数量持有股权;四是违规开展关联交易;五是股权质押不受约束。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巩固股东股权三年排查整治工作成果。
(证券时报网)
点评
近年来中小银行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混乱、通过他人违规代持股权、逃避监管审查、大股东违规干涉银行业务经营、内部人控制等方面。通过对农村中小银行股东股权为期三年的排查整治行动,银保监会摸清了当前农村中小银行股东股权存在的实质问题及范围,这对于深化农村中小银行改革、不断改进股东股权管理和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抓手,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中小银行风险防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三)中国证监会发布《行政处罚委员会组织规则》
3月12日,为更好地适应当前资本市场执法工作的新形势,符合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运作,证监会对《行政处罚委员会组成办法》进行了修订,名称修改为《行政处罚委员会组织规则》(以下简称《组织规则》),现发布施行。
《组织规则》主要修订内容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明确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原则,二是明确兼职审理委员的职责和定位,三是明确巡回审理工作机制,四是规范案件审理程度,五是完善行政处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的工作职责。
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贯彻“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委员会运作,依法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秩序。
(中国证监会官网)
点评
《组织规则》的发布实施,一方面通过明确巡回审理工作机制的形式,有效提升了行政处罚工作效率,便利了当事人行使申辩权利;另一方面以规范案件审理程序的方式,能在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合理配置审理资源,提高执法效率。此外,《组织规则》还完善了各主体职责,有利于进一步厘清责任,理清工作流程,提高执法效能。
二、观点聚焦
(一)陈雨露:宏观金融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最后一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就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作出最新回应。
陈雨露表示,2021年宏观金融政策将会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广大小微企业普遍关心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将会延续。工、农、中、建这些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将会增长30%以上。在防控好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小微企业的无抵押信用贷款的占比也将会继续上升。
陈雨露表示,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大作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过去一年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2020年人民银行创新直达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货币金融政策工具,一共为3200多万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时给予了融资支持。融资利率和费用率实现了显著下降。
陈雨露表示,科创小微企业、绿色小微企业、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等,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中小微企业,将会得到特殊的融资支持。
(证券时报)
(二)张晓慧:超宽松宏观政策可能导致“财富幻觉”和“能力幻觉”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11日晚间在参与第23期浦山讲坛“美国通胀预期与全球金融市场”讨论时表示,在美联储提升了对通胀的容忍度后,是不是继续有能力引导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以及控制好利率上行的安全边际,可能是其未来一段时期遇到的一个比较重要和棘手的任务。如果整体宏观政策特别宽松的话,可能会加剧宏观杠杆率的飙升。尽管通胀预期所带来的利率上行,确实有利于美国国债的发行,但利率上升也会带来全球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的重估,导致市场主体出现“财富幻觉”和“能力幻觉”,甚至会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大的动荡。
不过张晓慧认为,从长期看,美国的通胀和利率难以大幅走高,尤其是在基本面还在改善向好的时候,单纯的利率抬升不大会扭转经济的中期趋势。
在谈到通胀对中国的影响时,张晓慧表示,对于中国来讲,当下的通胀算不上是个“大问题”。不过,在国内实体经济的通胀风险相对可控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通胀还是比较明显,这可能也是当前金融市场表现非常敏感的一个原因所在。
(CF40论坛)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