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金融风险周报(2021年第46期)
Home > SeriesReport > 金融风险周报(2021年第46期)

金融风险周报(2021年第46期)

2021年11月15日

一、“存款失踪”幕后套路:资金方图的是高息 损失的有可能是本金

“‘非阳光口子’坚决不能碰,这是底线。”多年做资金掮客某业内人士在谈起近期登上热搜的“上市公司存款失踪案”时,十分肯定地说。该业内人士所说的“非阳光口子”是揽储圈的行话,是指借款方和资金方通过银行员工等中介撮合,将民间资金流转包装成存款,再通过伪造证件等手段,将“存款”脱离银行正常贷款通道,转出给相关借款方的一种非法行为。而所谓“阳光口子”则是银行基于冲量、存贷比等考量,对外“发布”的揽储需求。事实上,无论是“阳光口子”还是“非阳光口子”,都被监管部门明令禁止。在该业内人士看来,部分上市公司存款失踪大概率与“非阳光口子”有关。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部分银行为揽储不惜代价,这是导致高息揽存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银行基层机构管理不严,内控基础薄弱,少数员工为了利益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与资金掮客内外勾结,为诈骗犯罪行为提供便利,侵犯了储户权益。对普通民众而言,千万别去沾贴息存款。(证券日报)

二、踩雷信托理财延期披露 德展健康2.36亿本金尚未收回

近日,又有上市公司踩雷信托理财。德展健康11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购买的信托产品发生部分逾期兑付情况,涉及本金2.36亿元。德展健康踩雷的信托产品是渤海信托·现金宝现金管理型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公司2019年9月18日购买了该现金宝信托产品4.2亿元,期限为12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1%。2020年9月1日,德展健康通过董事会决议,同意再次购买上述信托产品,投资期限延长至今年9月。德展健康最新公告称,截至2021年9月24日(到期日),公司提前收到信托产品本金2470万元和投资收益109.82万元。在催促之下,此后德展健康陆续收到部分信托本金和收益。德展健康称,截至公告日,共计收到18370万元本金及2564.56万元投资收益,剩余23630万元本金和投资收益仍在协商中,尚未收回。公告显示,该现金宝信托产品的受托人是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保管人是兴业银行,投资范围包括现金管理型资产、债券等。(证券时报)

三、违法销售保险产品遭处罚百万 水滴上市半年市值蒸发超八成

11月9日,银保监会公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银保监会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对水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涉嫌违法一案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并依法向当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法定期限内,当事人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处罚内容显示,水滴保险经纪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违法行为。此外,水滴保险经纪在销售另一险企的保险产品中同样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指出,时任水滴保险经纪总经理杨光,对上述行为负有直接管理责任。时任水滴保险经纪精算部负责人张强,对上述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当然,令水滴感到烦恼的不只是涉嫌违法被罚,自今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以来,该公司股价持续下跌,从上市首日的9.70美元/股,已经跌至眼下每股2.05美元的价格,上市仅半年时间,其市值就已缩水超过八成,且目前看仍未出现转机。(华夏时报)

四、海底捞关店300家 募资20亿自救 股价暴跌近80%

11日晚间,据港交所文件,海底捞计划以每股20.33-21港元价格配售1.15亿股股份,筹资最多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11月5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2020年海底捞分别新开门店308家、544家,今年上半年新增299家。截至今年6月30日,全球门店总数达1597家。去年6月,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基于“疫情将于3个月内结束”的判断,决定了海底捞逆市扩张的策略。2021年6月15日,张勇在一次交流会上坦诚自己对趋势的判断错了。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在港交所挂牌,发行价为17.8港元/股。海底捞上市后一路上涨,至2021年2月,海底捞股价达到历史新高的80多港元/股,总市值曾一度接近4700亿港元。截至2021年11月11日收盘,海底捞报收22.2港元,总市值1212亿港元。而就在上周五,海底捞再度创下19.38港元的新低。这意味着,疫情以来,海底捞的股价已经骤降近80%,市值蒸发了3500亿港元。(中国基金报)

五、美联储金融稳定报告:通胀担忧不褪 警惕资产价格风险

美联储于当地时间8日发布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称一旦出现投资者风险偏好减退、疫情防控进展受阻,或是经济复苏陷入停滞等的情况,资产价格恐将面临大幅下调的风险。而在接受美联储调查的市场参与者中,多数人将通胀高企加剧和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视为首要担忧,甚至超过了此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忧。这已经不是美联储首次就资产价格偏高发出警告。然而,不少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却认为,美联储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是疫情后资产价格走高的主要推动力。上周,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开始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资产购买计划。从11月开始,按月削减国债购买10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50亿美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减码路径将保持灵活,并强调目前尚未到讨论加息的时机。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 Tool)显示,明年7月加息的概率为65.5%。(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