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国际金融通讯(2022年第10期,总第71期)
IMF
疫情下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不可持续,且国别差别较大
万事达信用卡、哈佛商学院与IMF联合撰文,对疫情下电子商务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了47个国家2018年1月到2021年9月期间通过万事达卡进行网络交易的汇总及匿名数据。[1]
文章指出,平均来看,线上支出占总支出份额从2019年的10.3%上升至疫情最严重时的14.9%,但随后在2021年下降至12.2%。其中,疫情前在线交易占消费比重较高的经济体,在疫情期间电子商务的增长更为显著。因此,可以认为疫情加剧了各经济体之间的“数字鸿沟”。然而,最新数据表明,线上支出的增长趋势正在逐渐消散。文章认为,疫情期间不同国家电子商务增速不同,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不同国家的疫情防控措施不同。显然,防控更为严格的国家,在线支付上涨更多,而随着疫情持续,这两个现象的相关性也逐渐减弱。第二,疫情下的财政支持促进了消费,而疫情防控措施会使得线上消费有所增加。这一效果在收入更高且数字化进程较快的国家中更为显著,但疫情消退后,这些经济恢复常态的速度也更为迅速。
尽管如此,不同部门电子商务变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餐厅、医疗保健及部分零售行业将更积极且更长久地使用电子商务。这一差异反映出疫情之下人员流动仍未充分恢复的情况,也说明这些部门在疫情前的数字化程度十分有限。[2]
PIIE
对通胀、利率及失业的担忧
PIIE高级研究员布兰查德撰文指出,前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莱弗施耐德及PIIE高级研究员威尔考克斯的政策简报或许对于美国经济前景过于乐观。
政策简报假设工人不会尝试追回去年高通胀导致的低实际工资,通胀预期保持锚定,且菲利普曲线保持平坦。在这些假设下,由于菲利普曲线平坦,即使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也不会对通胀情况造成影响。因此,通胀率将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回到通胀预期。美联储加息是不必要的。
然而,布兰查德对这些预设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在这一问题中,显著性至关重要。在通胀率突然上升的情况下,名义工资将大幅低于价格,工人及企业都会对通胀及实际工资更加敏感。因此,在非常紧俏的劳动力市场下,工人很可能希望得到去年实际工资损失的补偿。相似地,在高通胀情况下,工人及企业更可能基于短期通胀预期提出工资要求。除此之外,有研究显示,在紧俏的劳动力市场下,菲利普曲线并不平坦:失业率每降低2%将导致通胀率提高1.2%。在这些条件下,通胀率甚至将会高于去年的水平。因此,不同于政策简报,布兰查德认为货币政策强力的收缩势在必行。[3]
美联储把控好今年,对明年保持乐观
3月16日,PIIE高级研究员伽农对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的经济预测进行了点评。美联储表明关键政策利率将在明年某个时间上升到2.8%,略高于2.4%的中性利率,并远高于过去预测中2024年2.1%的峰值。考虑到美国通胀率持续上升,且劳动力市场强劲,美联储将利率目标定在中性利率以上是正确的,但如果想通过加息使通胀率回到2%的水平,那么美联储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正如伽农之前预测的,美联储在三月的会议上开始了紧缩,加息0.25个百分点。
美联储核算的核心PCE通胀率在2021年达到4.6%。美联储预测2022年该指标将下降到4.1%,而之前的预测是2.7%。伽农认为这一预测是合理的,但他并不认同美联储2023年2.6%及2024年2.3%的通胀率预测。在他看来,2023年的通胀率依旧会高于3%。根据美联储的预测,尽管美联储收紧了货币政策,但未来三年的失业率将会保持在3.5%的水平。伽农认为这一预测也过于乐观。
伽农认为,总体来说,美联储还有很多机会来调整其观点,并在未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来看,美联储的政策总体是正确的。[4]
欧央行
不确定前景下的货币政策
3月17日,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发表演讲,讨论了欧元区的通胀前景及相应货币政策调整。
疫情的冲击令增长与就业出现巨幅落起。但从中期来看,通胀前景持续恢复,通胀预期持续向2%的目标靠拢,通胀变得宽基化,且潜在通胀率有所上升。俄乌冲突爆发给经济前景带来了额外的风险,加剧了短期的通胀压力。因此,能源价格将会更持久地保持在高位,食品的价格压力也可能会增加。全球制造业瓶颈在过去几个月间已有所缓解,但现在可能又会在一些部门中继续存在,进而对耐用品造成持续的价格压力。除此之外,战争还可能降低消费者、投资人对经济的信心,从而提高消费者储蓄,并降低企业投资。这些因素都将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也使得预测短期通胀变得更为困难。为了更好地掌握经济情况,除了通胀预期,欧央行还需要持续跟踪财政政策反响、家庭储蓄的变化以及工资上涨与通胀的关系。
考虑到这些情况,欧央行更加确信过去十年的低通胀形势不会再现。因此,欧央行继续缩减净资产购买可以有效应对当前的局面。同时,为了更好地应对目前的情况,欧央行认为货币政策应当坚持以下三点原则。第一,可选择性,即如果前景发生变化,融资条件不能够支持通胀率进一步靠近2%的通胀目标,欧央行将会随时调整其净资产购买规模或期限。第二,在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欧央行将会谨慎、逐步地调整货币政策。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欧央行将关键利率调整改为在净购买结束“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三,欧央行将会保证其政策的灵活性。如有必要,欧央行会设计并部署新的工具。[5]
编译:贺怡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助理
审校:胡志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1] 汇总及匿名数据不属于机密数据,且经过了汇总、进行了匿名化,因此不会透露个人信息。
[2] Joel Alcedo, Alberto Cavallo, Bricklin Dwyer, Prachi Mishra, Antonio Spillimbergo, “Pandemic’s E-commerce Surge Proves Less Persistent, More Varied,” https://blogs.imf.org/2022/03/17/pandemics-e-commerce-surge-proves-less-persistent-more-varied/
[3] Olivier Blanchard, “Why I Worry about Inflation, Interest Rate, and Unemployment,”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issues-watch/why-i-worry-about-inflation-interest-rates-and-unemployment
[4] Joseph E. Gagnon, “Fed Gets a Grip on 2022, Still Optimistic on 2023,”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issues-watch/fed-gets-grip-2022-still-optimistic-2023
[5] Christine Lagarde, “Monetary Policy in an Uncertain World,” https://www.ecb.europa.eu/press/key/date/2022/html/ecb.sp220317~9d2f052c92.en.html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