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每周监管资讯 2022年第26期
一、监管动态
(一)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强化大型支付平台企业监管促进支付和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工作方案》
6月22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再度提及,要推动大型支付和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回归本源,依法依规将平台企业支付和其他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将平台企业支付和其他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坚持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健全支付领域规则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要强化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和平台企业参控股金融机构监管,强化互联网存贷款、保险、证券、基金等业务监管。要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平台企业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加强平台企业沉淀数据监管,规制大数据杀熟和算法歧视。要压实各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健全中央和地方协同监管格局,强化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加强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保持线上线下监管一致性,依法坚决查处非法金融活动。
(新华社) 点评 《强化大型支付平台企业监管促进支付和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工作方案》的出台,旨在推动大型支付和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回归本源,健全监管规则,补齐制度短板,保障支付和金融基础设施安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支持平台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银保监会:金融脱实向虚得到扭转 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发布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肖远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肖远企介绍,过去十年,银行贷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13.1%和14.7%,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同业理财、信托通道较历史峰值大幅缩减,金融脱实向虚得到扭转。 (新华社) 点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严厉处罚银行保险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一体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腐败惩治。 (三)证监会:着力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审议金融单位巡视整改进展情况报告有关精神。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认识巡视整改的重要意义,坚决落实“四个融入”的要求,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扎实推进证监会系统巡视整改工作走深走实。要进一步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全面领导,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深化对新时代金融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着力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严的氛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发展之路。要把巩固拓展巡视整改成效,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当前经济金融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更好结合起来,在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上更加积极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证券日报) 点评 党的十八以来,证监会坚持监管姓监,加强跨境跨市场风险预研预判,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观点聚焦 (一)胡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持续增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胡滨研究员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经济保持繁荣稳定,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持续增强。 香港金融的亮眼表现来自于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竞争优势,又得益于内地经济的强大支撑。香港背靠内地,连接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仍存在资本管制的全球第一大银行业、第二大债券市场、第二大股票市场以及亚洲第一大财富管理市场。同时,香港与伦敦、纽约、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在金融基础设施、市场体系、法律制度等方面“无缝衔接”,这种双重定位是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所不具备的。 胡滨研究员强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未来中央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给予香港一贯的政策支持,稳定并优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首先,进一步强化香港连接内地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纽带作用,顺畅香港内外金融交互渠道,优化双循环金融链接机制。其次,支持香港加快全球人民币业务离岸枢纽建设。最后,支持香港金融科技发展,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引导内地金融科技产业在香港设立机构,进行产品创新,打造金融科技试验田,提升香港金融科技全球竞争力。 (《经济日报》) (二)张明:美联储的陡峭加息:缘由、冲击与应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近日撰文指出,考虑到本次美联储加息与俄乌冲突两者相互交织,这两大冲击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重新面临滞涨的挑战。极其陡峭的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对新兴市场与美国金融市场的冲击都不会小。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在外部冲击加剧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千方百计维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稳健的国内基本面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首要前提;其次,新兴市场国家应该避免出现过大的经常账户逆差,过大的经常账户逆差通常会导致本币面临很大贬值压力;再次,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允许本币对美元汇率具有较大弹性,汇率浮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释负面外部冲击的力度;第四,新兴市场国家应该保留适当的资本流动管制,以防范出现资本大量流出与本币贬值预期之间的恶性循环;第五,新兴市场国家应该未雨绸缪,做好危机应对预案,尽量做到有备无患。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