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金融风险周报 2022年第35期
Home > SeriesReport > 金融风险周报 2022年第35期

金融风险周报 2022年第35期

2022年08月29日

一、银保监会发布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理财公司要建立风险准备金管理制度

公开征求意见近三个月,银保监会25日正式发布《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比照征求意见稿,办法按照同类资管产品监管一致性原则细化了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关联交易、风险准备金等管理规定和具体操作要求。办法要求理财公司建立风险准备金管理制度,按照规定计提风险准备金并进行单独管理。办法明确,理财公司应当开立专门的风险准备金账户,用于风险准备金的归集、存放与支付。风险准备金账户不得与其他类型账户混用,不得存放其他性质资金。风险准备金属于特定用途资金,理财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擅自占用、挪用或借用。办法对风险准备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作出具体规定:风险准备金可以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以及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其中持有现金和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合计余额应当保持不低于风险准备金总额的10%。(上海证券报)


二、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紧迫性强 拟在6省份开展试点工作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随着疫情和地缘政治动荡的加剧,银行业面临资产质量下滑的冲击,为了应对潜在风险压力,银行业也加快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步伐。中小银行资本力量相对薄弱,消化不良资产能力较差,贷款利率也相对较高,愿意接受较高利率的贷款人,往往信用水平较低、容易违约,导致中小银行的信贷风险攀升,处置不良贷款的紧迫性更强。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中小银行共处置不良资产6700亿元,同比多处置1640亿元。为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国银保监会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认真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初步考虑选择6个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试点工作。当前,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持续拓宽,整体银行业风险区域收敛、风险可控,99%的银行业资产处在安全边界内。(国际金融报)



三、信托理财预期收益率较高峰下降六成 认购金额同比腰斩

上市公司对信托理财产品始终保有一份热情,但信托理财预期收益率的下降,也让这热情有所回落。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年内有57家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购买金额合计超过109亿元,记者发现,信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高峰时期下降6成左右,认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减少了三分之一,而认购金额也较去年同期接近“腰斩”。8月份,也仅有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的公告。一位信托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在高峰时期,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率多数能达到12%左右,现在与之相比,高收益已成为历史。“大多数上市公司购买的信托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在4.00%-6.00%之间,预计年化收益率在7%及以上的信托产品比较少。”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对记者表示,相对而言,当前可投的优质信托项目比较少,收益率较前几年下滑比较明显,违约事件也比较多,因此信托产品的竞争力有所下滑。(华夏时报)



四、太安堂公司上半年亏损1.13亿 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且未披露等被罚105万

25日晚间,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太安堂营收5.10亿元,同比下滑58.87%;净利润亏损1.13亿元,同比下滑121.81%。对于营收较上期减少7.30亿元,下降58.87%,太安堂称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子公司广东康爱多数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药品电商零售销售大幅减少所致。实际上,太安堂营收已连续两年下滑,净利润更是连续三年大幅下滑。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太安堂营收分别40.13亿元、35.82亿元和22.64亿元,同比分别为21.05%、-10.74%和-36.79%;近三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609万、2223万和-8.033亿元,同比下滑64.53%、76.87%和3714.24%。记者注意到,8月23日,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且未披露,太安堂及公司高管层合计被处罚105万元。另据广东证监局下发给太安堂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显示,太安堂集团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3.28亿元,截至2021年末,仍有2.51亿元资金尚未返还上市公司。(中国网财经)



五、全球经济衰退的阴云正在积聚 很难再回从前

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经济学家Seth Carpenter周一在财经博客平台撰文称,全球经济衰退的阴云正在聚集。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陷入了“技术性衰退”;而欧洲受天然气输送量受限的影响,欧元区经济衰退隐忧加剧。Carpenter表示,摩根士丹利已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5%,比市场普遍预期低了约0.5个百分点,比5月份大摩预计的2.9%低了0.4个百分点。全球同时受到供应链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强势美元的冲击。为了遏制高通胀,各国央行正在不同程度地缩减支出。目前加息已经开始让经济有所回落,但其全部影响仍未在经济中显现出来。即使我们避免了全球衰退,也很难看到经济活动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趋势。Carpenter还表示,尽管7月份的就业报告显示美国新增52.8万个就业岗位,然而这种创造就业机会的步伐不会持续下去。美联储对经济、以及就业的拖累是实质性的,也是有意为之的。(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