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5期
Home > SeriesReport >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5期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5期

2023年02月13日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为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行为,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正式发布。

金融控股公司参控股机构数量多、业务和组织架构复杂、金融活动体量大、关联性高,规范关联交易管理是加强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总体部署的重要一环。《办法》明确金融控股公司承担对金融控股集团关联交易管理的主体责任,规范集团内部交易运作,在做好自身管理的基础上,指导和督促附属机构做好关联交易管理,并统一管理集团对外关联交易及其风险敞口。发布实施《办法》,有助于推动金融控股集团提升关联交易管理水平,防范利益输送、风险传染和监管套利,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结合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特点,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和穿透原则,界定金融控股公司关联方以及金融控股集团的关联交易类型,明确禁止性行为,有助于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促进金融控股集团健康有序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二)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场外业务资金服务接口》等4项金融行业标准

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场外业务资金服务接口》《证券期货业机构内部接口 账户管理》《证券期货业机构内部接口 资讯数据》《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渗透测试指南》4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券公司场外业务资金服务接口》金融行业标准明确了证券公司开展场外资金服务的业务流程及场景,并定义了业务报文的格式、要素、接口形式,适用于证券公司场外资金结算系统与结算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标准的制定实施将有利于提升证券公司场外业务资金服务的自动化水平,为实现场外业务的资金动态监测监管提供条件,对进一步规范场外业务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证券期货业机构内部接口账户管理》和《证券期货业机构内部接口资讯数据》2项金融行业标准,分别规范了机构内部账户管理业务系统及资讯数据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通过梳理核心业务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场景,对数据接口的数据字段、数据格式、数据交互协议提出了相关要求,对行业机构高效建立内部信息系统、实现跨平台资源共享具有指导意义。

《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渗透测试指南》金融行业标准提供了一套通用的信息系统渗透测试框架,为在渗透测试策划、设计、执行、结果以及风险管理等环节,保障测试质量、控制安全风险提供了操作指南。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规范行业机构安全、稳定地开展渗透测试工作,强化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提高行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证监会官网)

点评

金融行业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促进行业信息交换、信息安全等领域标准研制,夯实科技监管基础。

(三)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

为彰显保险的风险管理特征,满足社会公众对财险业风险减量服务的需求和期盼,推动风险减量服务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财产保险业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重要意义,坚持回归保险本源,始终以服务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合规服务底线,统筹谋划,不断提升风险减量服务水平。

《意见》要求,各公司要扩展服务内容,积极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评估等风险减量工作;要拓宽服务范围,在责任险、车险、农险等各类财产险业务中积极提供风险减量服务。鼓励各公司丰富风险减量服务提供形式,提升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组建服务团队或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做深做实做细服务内容;延伸至投保企业上下游产业,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

《意见》提出,各公司应当根据自身条件研究制定风险减量服务总体规划,逐步探索推进。鼓励各公司加强内控管理、人才建设、信息化建设,创新科技应用,推动基础研究,不断夯实风险减量服务基础。

《意见》强调,各公司要依法开展风险减量服务,与投保企业协商一致,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得存在虚假宣传、违规承诺、强制捆绑销售、通过风险减量服务套取费用以及非法买卖、泄露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意见》明确,各银保监局要统筹多方资源,不断配合优化财险业风险减量服务政策环境,指导财险公司提高服务质效。保险学会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保险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交流与业务宣传,促进财险业风险减量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彰显保险的风险管理特征,有助于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观点聚焦

(一)李扬:发展平台经济有助于解决年轻人就业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近日在“2023(首届)长白山高峰论坛”上表示,发展平台经济有助于解决年轻人就业。

就年轻人就业率下降的问题,李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大学生青睐的主要行业领域,岗位净创造速度明显下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不足以适应经济下行压力,导致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延续。二是已外出农民工劳动饱和程度整体不高,建筑、房地产等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增多。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仍然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人力资本流动通道变窄、灵活就业群体保障不足。

李扬强调,解决年青人就业最重要,有效方法之一是发展平台经济,中央现在也对平台经济给予了高度重视。

(凤凰网财经)

(二)黄建生:金融风险处置核心原则的借鉴与启示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黄建生近日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当前金融风险处置进入常态化阶段,有必要吸收国际准则、实践和国内处置经验,加快制定《金融稳定法》,构建在国务院金融委统筹协调下的金融风险有效处置机制,重点是明确金融风险处置应当坚持的核心原则。

黄建生指出,一是明确处置策略分为单点处置和多点处置两种。二是要求建立总损失吸收能力工具(TLAC)。通过实施TLAC要求,确保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进入处置阶段时尽量自救,降低政府救助的概率和道德风险。三是改革金融衍生品清算机制。在金融交易主协议框架中加入暂停机制,明确当交易对手一方被宣布进入处置程序时,另一方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以此为触发原因,提前终止合约或要求追加保证金和押品。四是定期制定G-SIFIs的恢复和处置计划,并遵循不使用公共资金处置风险的前提。

(《中国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