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4年第37期
Home > SeriesReport >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4年第37期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4年第37期

2024年09月18日

一、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要严把保险市场准入关,严格保险机构持续监管,严肃整治保险违法违规行为,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保险业风险。要丰富巨灾保险保障形式,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健全普惠保险体系,提升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水平。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服务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要持续健全保险市场体系,持续深化保险业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提升产品定价精准性,提高数智化水平,增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健全央地协同工作机制,深化部际协调联动,强化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协同。(新华社)

二、徽商银行再遭国资央企股东“清退”股权

徽商银行再现国资央企小股东“清仓”转让股权。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挂牌转让底价换算每股价格已与徽商银行港股持平(忽略汇差不计),并较当前每股净资产大幅折价。9月9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显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404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0001%)今日起公开挂牌转让,挂牌转让底价为5.362704万元。此次推算,徽商银行股权最新挂牌转让价格约合每股2.23元。截止当日收盘,徽商银行在港交所报收2.23港元/股;另据中报,截止今年6月末,徽商银行每股净资产约为9.40元。此次推算,此次挂牌转让底价折算每股价格已不足徽商银行当前每股净资产的2.4折。记者注意到,徽商银行股权转让估值并非一直如此。今年6月,徽商银行同样出现股东通过产权交易所转让股权,据当时披露转让底价,约合每股8.9元,与徽商银行同期每股净资产接近。截止发稿,挂牌“清仓”徽商银行股权国资央企股东已增至5家,其中多起挂牌因未能寻得意向方已进行多次延期。(财联社)

三、债市波动加大 投资需要理性

9月10日,国债期货集体走高,30年期主力合约涨0.32%,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1%;5年期主力合约涨0.15%,2年期主力合约涨0.08%。30年期和10年期主力合约双双创出新高。机构普遍认为,8月通胀数据推升流动性宽松预期,加之“资产荒”问题仍未完全缓解,债市整体走强。不过,机构同时提醒,收益率在敏感点位附近运行,后续单边操作的风险加大。(期货日报)

四、国债期权仿真交易开启在即 风险管理工具创新再进一步

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正在不断建设和丰富中。9月13日起,中金所将开展国债期权仿真交易。这意味着,国债期权有望成为继国债期货后,又一个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国债期权在丰富债券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国债市场金融定价基准功能、完善宏观金融审慎监管指标体系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国债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是指投资者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或出售国债期货的权利。国债期权的价格主要与国债期货价格、到期期限、行权价格、利率等因素有关。9月6日,中金所发布《关于国债期权仿真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称,为开展国债期权产品研发工作,中金所将自2024年9月13日起,开展2年期、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期权仿真交易。业内人士表示,仿真交易测试往往是资本市场新品种上市前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完善合约规则、检验技术系统、积累运维经验等。交易测试是国债期权正式上市前的必须准备工作之一,是未来国债期权正式上市时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上海证券报)

五、巴菲特开始减持“永久持有”股份引担忧

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过去的一年中表现出色,年化回报率高达32%,远超标准普尔500指数。并在8月28日,成为首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非科技行业美国公司。然而,巴菲特最近减持苹果和美国银行的举动,引起了市场对其长期投资策略的担忧。巴菲特自2011年起投资美国银行,并在金融危机后对该行的恢复表现出信心。尽管如此,近期的股票减持似乎与他过去秉持的长期持股策略相悖。按巴菲特的习惯来看,当他开始卖出一只股票时,最终会清仓该股。而且,近年来,伯克希尔已经清仓了多家银行的股票,包括美国合众银行、富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市场分析师对巴菲特的股票抛售策略表示担忧,尤其是对于被认为是“永久持有”的苹果和美国银行股票的减持。分析指出,巴菲特在今年第二季度大幅减持苹果股份,几乎出售了其一半的持股,这可能是对市场的一个重要声明,显示出他对市场的看法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