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周报】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45期
一、监管动态
(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未作调整
11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未调整。当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LPR是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每月定期发布。
(中国金融新闻网)
点评
今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降35个和60个基点,带动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为缓解息差压力,未来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较高,叠加后续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特别国债发行落地,商业银行息差和经营压力料将逐步缓解,不排除明年LPR报价伴随逆回购利率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二)将继续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2024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具备与内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先天优势,又具有高度开放、与海外市场接轨的国际优势。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深化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坚定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朱鹤新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巩固提升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首先把已有的政策用好用实,然后结合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国际金融环境变化,进一步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原则的基础上,推动金融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不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金融时报)
点评
朱鹤新副行长的发言强调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双重优势,即与中国内地经济的紧密结合和高度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他提出的政策方向,包括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原则,以及服务实体经济,将有助于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的便利化。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国中国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
11月21日,商务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对外发布。
《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扩大特色农产品等商品出口;支持关键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推动绿色贸易、边民互市贸易、保税维修创新发展;吸引和便利商务人员跨境往来;提升外贸海运保障能力,加强外贸企业用工服务等9条。
《政策措施》要求,各地方要加大力度推进政策落实,外贸大省要勇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跟踪外贸运行情况,分析形势变化,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外贸领域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落实,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时报)
点评
商务部《政策措施》的发布,将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风险保障和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能力,并进一步满足外贸新业态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形成外贸新增长点。
二、观点聚焦
(一)吴清: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11月19日,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现场致辞中,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全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吴清表示,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证监会将锚定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目标,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便利跨境投融资。
一是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畅通,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二是继续拓展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拓展存托凭证互联互通,吸引全球中长期资金。三是深化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更好满足国际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需要。四是深入开展证券期货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持续加强与国际投资者的常态化沟通,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不断提升外资机构来华展业便利度。
吴清表示,香港是内地资本市场连接全球的重要桥梁纽带。中国证监会将以今年4月发布的惠港5条措施为抓手,持续深化两地务实合作,全力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热忱欢迎全球投资者把握机遇,更加积极投资香港和内地市场,更好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中国金融新闻网)
(二)张文才:加快金融科技建设 共创繁荣美好未来
11月21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金融科技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文才在主旨演讲时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重塑金融生态系统,但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要加快金融普惠,弥合全球数字鸿沟。
张文才介绍,中国的数字支付用户规模在世界上属于领先地位,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金融领域的数字鸿沟。因此,要加快数字金融普惠,缩小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差距。
与之相伴,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风险与挑战,包括网络威胁等问题。张文才介绍,世界银行正积极与各国央行合作。
张文才表示,要致力于建立起一个金融生态系统,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服务。在未来,相信技术将成为增强金融效能、减少贫困和提高经济韧性的有力工具。
(光明网)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