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周报】每周监管资讯 2025年第11期
一、监管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科技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4年科技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科技条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行党委工作要求,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数字央行规划建设有序推进,科技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持续加强,金融科技应用进一步深化,金融标准为民利企成效明显。
会议要求,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科技条线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严从实抓好中央巡视整改,着力强化科技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强业技融合,深化数据治理,推动新技术应用,强化央行履职的信息科技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会议要求,推进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维护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金融领域应用。扎实做好有关领域“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标准供给与实施力度,推动金融标准国际化跃升。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支付结算工作会议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支付结算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4年支付结算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条线践行“支付为民”理念,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管能力和水平持续加强,服务质效不断提高,支付便利性显著提升,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稳健运行,支付行业高水平开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交流持续深化,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要求,2025年支付结算工作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要以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为目标,系统谋划、统筹协同,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会议要求,统筹政府与市场,提升支付行业监管效能。统筹成本与效益,提升支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统筹守正与创新,夯实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支付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正确认识守规矩与敢作为的关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支付人才队伍。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国库工作会议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国库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4年国库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4年各级国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行党委工作要求,依法履行经理国库职责,进一步夯实守牢安全底线的基础,全面提升服务社会民生的质效,持续推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国库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会议要求,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库条线要锚定建设现代国库体系的目标,通过抓党建带业务、抓重点带全局、抓改革促发展、抓当下促长远,奋力开创国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会议要求,坚持科技赋能,在保障现有业务系统运行安全的同时,加快推进国家金库工程建设。坚持经理国库体制,继续深化法治国库建设,不断完善国库法规制度体系。坚持为民初心,持续增强国库服务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更加优质高效的国库服务。 二、观点聚焦 李斌:我国外汇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和结售汇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2月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李斌表示,2月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2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顺差290亿美元。从主要渠道看,一是我国外贸平稳发展,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648亿美元,继续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二是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和科技发展提振市场信心,2月份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达127亿美元。三是服务贸易、投资收益资金流出处于季节性低位。2月份银行结售汇差额趋向基本均衡,衡量企业、个人购汇意愿的购汇率明显回落,市场预期和交易保持理性有序,境内外汇供求总体平衡。 “展望未来,我国外汇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李斌分析称,一是我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大力提振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二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稳定外贸发展,鼓励外商投资,有助于促进跨境资金均衡流动。三是我国外汇市场更加成熟、富有韧性,“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不断完善,防范化解外部冲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金融时报) 吴晓求:资本市场成长性的基础 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企业 近日,3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价值发现:科技创新驱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平行分论坛上表示,资本市场成长性的基础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科创型企业,须进一步厘清其成长机制,加大IPO、减持、退市制度等改革力度,并加强战略性资金储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资本市场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定位得以明确。"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迭代的阶段,科技创新、科技引领、科技推动非常重要,科创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创业型企业将成为企业的'引领者',并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力量。"吴晓求表示。 在吴晓求看来,资本市场必须有成长性,其成长性的基础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企业。 吴晓求表示,须进一步推动制度、规则、工具等方面的改革,让资本市场更有竞争力。 一方面,应完善IPO制度。要准确理解注册制下的IPO口径和范围,以及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另一方面,要梳理资本市场成长机制。资本市场的成长性不只来自IPO,还来自并购重组,要进一步简化并购重组程序和时间。 吴晓求还分享了对减持、退市、战略性资金储备等方面的看法。 在他看来,减持规则过于简单,会扰乱资本市场基本秩序和预期机制,大股东减持股票应以创造利润和社会财富为前提。退市方面,应建立与退市相匹配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救济机制,针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违规违法行为,除行政处罚外,还要加大刑事和民事赔偿追责力度。此外,应建立战略性资金储备机制,改善市场流动性,努力打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堵点,让上市公司得到合理定价。 (上海证券报)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