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在新征程上奋楫笃行——金融研究所2024年科研工作会议侧记
Home > MediaCoverage > 在新征程上奋楫笃行——金融研究所2024年科研工作会议侧记

在新征程上奋楫笃行——金融研究所2024年科研工作会议侧记

2024-11-19 2024年11月19日

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时期,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召开2024年科研工作会议,就进一步落实全会精神、践行“三项共识”、推动金融所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讨。

科研工作会议上,张晓晶所长作了“聚焦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总结回顾了金融所近年来特别是2024年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剖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在新的征程上推进金融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作出动员和部署。党委书记王利民主持会议,纪委书记张凡、副所长张明出席会议,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全体同志参加会议。

11.png

金融所领导

从左到右分别为:张凡、王利民、张晓晶、张明

一、坚定发展信心——金融所科研工作具有鲜明特色和整体性学术竞争优势

2024年,在“三项共识”的引领下,金融所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忠诚担当,勇担时代使命。

金融所以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根本,全力完成好党中央和院党组交办任务,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承担党中央重要交办任务、服务党中央决策、发挥建言献策作用等多个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金融所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高效发展,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初步形成“一体两用”的大金融体系和“3+3”的成果载体。“一体”指的是中国特色金融理论,以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为根本遵循和核心要义,兼容金融史、金融思想史等历史维度,突出金融学的理论底色。“两用”强调金融学的应用特色,服务我国金融的高质量发展。“3+3”是“一体两用”的基本载体和成果展现。第一个“3”指的是我所为构建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推出的理论性成果:包括《中国金融学》教材、《中国金融学年鉴》和《金融学前沿报告》;第二个“3”指的是我所在政策研究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三本旗舰报告:《中国金融报告》、《中国金融监管报告》和《中国宏观金融分析季度报告》。“一体两用”的大金融体系和“3+3”的成果载体为中国特色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探出新路。

金融所作为金融研究“国家队”的引领力持续提升。金融所与国内知名高校金融院系发起成立中国金融学联盟。这是由金融研究所主导的开放式学术平台,旨在推进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融合发展,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贡献力量。中国金融学联盟已经于2023年、2024年分别在厦门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举办了首届与第二届中国金融学论坛。金融所在第二届论坛上首发《中国金融报告2023: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基于中国金融学联盟成员所推出的“中国金融学”公众号一经上线,便到全国金融院系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凝聚发展共识——群策群力谋科研发展新篇

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凝聚共识就有团结,凝聚共识就有力量。科研工作会议上,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费兆奇研究员认为,随着金融所的发展不断迈向成熟,需更加重视对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持续探索。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研究员认为,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金融所在着眼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同时,需进一步强化对于银行、资本市场、保险等学科基本盘发展的布局。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室主任胡志浩研究员强调了学术交流对于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就如何丰富学术交流渠道提出了具体意见。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王向楠研究员则强调了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学科发展及研究室建设的重要性。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董昀研究员关注到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对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研究可以成为金融所研究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力抓手。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室主任郑联盛研究员认为,金融所需深化金融强国战略研究,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张跃文研究员提出金融所科研工作的发展要形成合力,强化链式思维,突出集体成果。《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程炼研究员认为,要深刻认识到近一段时期金融学研究出现的重要变化,发挥好金融所的特长与优势。

在随后的点评中,党委书记王利民强调,金融所的科研工作要面向未来、突出特色,要尤为注重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与发展。副所长张明提出,金融所科研工作要着重做好以下四点:一是依托中国金融学联盟,强化与国内金融院系的合作交流;二是加强与国际智库的交流互访;三是提高《中国金融学年鉴》的影响;四是加强科教融合。

22.png

八位交流发言人

第一排从左到右分别为:费兆奇、李广子、胡志浩、王向楠

第二排从左到右分别为:董昀、郑联盛、张跃文、程炼

三、谋定发展方向——不断强化金融研究“国家队”的使命担当

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奋斗坐标,呼唤新的进发。“十五五”作为实现2035远期目标承上启下的五年,对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金融学科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作为金融研究的“国家队”,金融所担负重要的历史使命。

本次的科研工作会议,为未来一段时期金融所的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谋定了发展方向:

把金融所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学术重镇和坚强阵地。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程,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好、阐释好,宣传好,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在交叉学科等前沿领域抢占学术制高点。紧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步伐,大力强化新兴学科与传统金融学科的交叉合作,在基础研究之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之间开展大跨度交叉融合,主动占领学术前沿阵地,引领当代金融研究学术命题、学术概念、学术话语的建设发展方向。

力争形成金融研究的社科院学派。深刻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精髓要义,破除西方主流金融理论窠臼,切实回应重大时代关切,就重大经济金融现象提出有客观依据、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原创性思想、方法和理论,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标识的社科院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