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中国人口结构特征与经济效率、经济转型
一、引言
人口是劳动力的本源,而劳动力规模、结构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水平、效率和持续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曾得益于人口红利,总和生育率快速下降并长时间低于最优水平引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显现出“老龄少子化”现象。那么“老龄少子化”的人口结构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特别是对经济效率有怎样的影响是需要高度关注的。因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减速换挡”期,经济发展正在由粗放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率、稳定经济增长速度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在目前的情形下,“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叠加是否会促进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还是会带来负面影响? 是否存在促进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的内生的机制? 这种机制是否会自发形成? 这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认真回答。
西方学者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主要涉及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有关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悲观类的学者认为人口
增长会降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程度,快速的人口增长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1-2]; 乐观类的学者认为高速的人口增长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快速增长的人口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3-4]; 通过对跨国经验数据回归分析,中立论的学者认为人口
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无显著的相关性[5-6]。
在分析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时可将人口增长率分解为粗出生率和粗死亡率,粗出生率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而粗死亡率与经济增长无显著相关性[7-9]; 粗出生率和粗死亡率与人均收入没有内生性关系, 而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有关[10-11]。其中,关于受教育水平、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力具有创造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而教育又被视为政府、企业和家庭对劳动者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12-13]。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投资主要与三个方面因素有关: (1) 人的预期寿命,也就是健康人力资本。人的预期寿命越长,人们越愿意向教育进行投资; (2)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越高,政府建立的学校数量越多,教育投资就高; (3)TFP,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越倾向于向教育上投资[14-16]。由此可见人口的粗出生率主要是通过人口的数量和年龄结构对劳动投入的数量产生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人口的粗死亡率则会影响人们的教育投资而影响经济效率。
中国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是先从人口数量多少合适,再争议到人口质量层面。马寅初先生极力主张控制人口数量,认为快速增长的人口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昉教授呼吁放松生育政策,认为总生育率的下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彭秀健( 2007) 推算了不同的生育率方案下人口年龄结构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劳动参与率,认为年轻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会加速劳动力供给紧缩的趋势[17]。2012 年湛中乐等上书建议中国的人口超低生育率已经持续了20 年之久,并预计2013 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将开始减少,如果迟缓改革将对经济和社会生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18]。有的学者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的替代弹性越小,老龄劳动力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越大,劳动力老化将对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19],老龄劳动力不会显著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20]。考虑到劳动力老化( 45- 64 岁) 对经济增长未必有负面影响,有的学者发现受教育水平越高,老龄劳动力对提高TFP 的作用越显著[21]。对此持相反意见的学者认为“中国劳动力短缺”是一个伪命题,当前即使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并不能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还会减少当期的劳动参与率和人力资本积累,制约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22]。由此可见中国学者主要基于中国现在面对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展开讨论,并在下面两个方面存在不同意见:一是放开原有生育政策是否可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是否有帮助; 二是劳动力老化是否对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
老龄化和少子化是通过人口年龄比重指标衡量的,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龄化和少子化是伴生的,其逻辑关系是总和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少子化,先有粗出生率下降,人口更迭率下降,才产生老龄化问题。而人口老龄化会使总和生育率进一步降低,而出现少子化。随后两者相互促进,老龄化通过挤压作用使少子化程度加深,而少子化通过强化作用使老龄化加重[23]。因此,现阶段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是“少子化”和“老龄化”叠加,可称其为“老龄少子化”[24]。这既是粗出生率和粗死亡率双双降低的结果,也是中国完成人口转变的结果。“老龄少子化”的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但现有的研究就“老龄少子化”对于中国经济究竟有何种影响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24-26],说明对于这个问题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尤其在中国经济追求高质量增长的过程中应弄清楚“老龄少子化”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方向转变。
......
学术论文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