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NIFD季报】2021Q1国内宏观经济
全球经济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总体延续了复苏势头,但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空间以及疫苗获取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全球各经济体复苏步伐呈现分化。发达国家中,美国复苏状况好于日本和欧盟;而一些疫情出现反复的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可能放缓。目前来看,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较强劲复苏,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间仍存在较大缺口,且商品生产部门缺口收缩快于服务部门。如果按今年一季度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速度简单外推的话,到明年二季度美国产出缺口将完全闭合,在产出缺口闭合之前,美国就会基于其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转变货币政策论调。这可能带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进而导致一些债务高企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复苏前景恶化。
受去年同期低基数以及境内疫情零星散发、寒冬和就地过年等因素共同影响,中国经济2021年一季度实现了同比18.3%的增长,其中去年翘尾因素影响为17.9%,经济复苏斜率有所走缓。从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看,2021年一季度,最终消费需求、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年份水平。在政策缓步走向正常化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强弱将成为决定复苏快慢的关键性因素。综合各方面情况,我们预计,2021年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将在7.4%左右,三季度为5.5%左右,四季度为4.0%左右,全年增速在8.1%左右,两年平均增速约为5.2%。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准确把握了时代发展潮流,是适应人类社会由以碳基能源为主向以氢基能源为主转变的需要。这一转变有可能带来全球新一轮绿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也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目前情况看,为实现经济增长和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双重目标,需设定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逐步提升的路径并在2030年前使碳排放强度年下降速度上升到与GDP增速相当的水平。这要求“十四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下降略超18%,“十五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要设定在20%以上。
在经济持续恢复的过程中,应看到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仍充满了不确定性,疫情冲击对经济的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宏观经济政策应保持相对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注重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渐成共识的情况下,应在公共投资过程中,增加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合理安排碳排放强度的下降进程。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