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中国外汇市场70年: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
当今世界,几乎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连。这既由自然禀赋资源的差别性所决定,也由科技、管理、信息、经验和外交等的差异性所决定,还由制度、市场、人文和历史等的异质性所决定。有国际经济交往,就需要有外汇,也就有了外汇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新中国70年,外汇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外汇机制始终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也是中国经济主权的重要体现。有一种说法,认为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计划经济期间,中国实行的是封闭型政策,几乎没有国际经济往来。其潜台词是,在这一时期,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外汇机制,但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事实上,改革开放前,中国虽然没有公开的外汇交易市场,但有明确的外汇管理制度和汇率体系。1978年改革开放后,外汇市场在体制转型中逐步成长,到1994年之后才初步形成;与此相比,汇率体系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在2005年汇改后才迈出决定性的第一步,迄今仍有待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70年的实践证明,外汇机制依托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它受到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但归根到底由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国际化水平所决定。
......
本论文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