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富强的百年探索

    全文Detail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征程,是一部实现求富求强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追求富强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成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求富求强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了束缚人们追求财富的观念枷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巨大热情,国民财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中国特色...

    张晓晶   2021年12月30日

    全文Detail >

    张晓晶   2021年12月30日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逻辑阐释、“堵点”及实践路径

    全文Detail >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内部面临经济转型、外部面临复杂环境的主动战略安排,在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施必然性的基础上,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和战略意义,分析中国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优势和基础。从微观、中观、宏观三方面视角详细阐述落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存在的“堵点”,提出加快完善科技和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产业支撑作用;...

    郑联盛   2021年12月29日

    全文Detail >

    郑联盛   2021年12月29日

  • 中国“人口转变”下的增长与“双循环”发展战略

    全文Detail >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被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双循环”战略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口转变”下的增长逻辑诠释“双循环”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论逻辑和现实挑战,旨在分析中国如何打破对国际大循环的路径依赖,向“双循环”战略转变。中国必须通过国内结构性改革,提高劳动份额,促进消费;通过人力资本与创新效率的同步提高,构建以国内大循...

    张平   2021年12月08日

    全文Detail >

    张平   2021年12月08日

  • 论股债结合型融资的性质及其法律适用

    全文Detail >

    根据股债结合型融资实践中的不同需求,其性质判定有《公司法》与《会计法》项下两种不同的判定方法。《公司法》项下的判定方法应跳出传统股债划分的框架,从合同本身的条款出发,将股债结合型融资合同定义为类别股合约。在合同效力判定方面,应注重融资参与各方权利义务划分,遵循法无禁止即可为的一般原理解决其效力问题。《会计法》项下,股债结合型融资应当依据会计准则中的要求认定其属性,将股债结合型融资归类为权益工具或金...

    尹振涛   2021年12月02日

    全文Detail >

    尹振涛   2021年12月02日

  • 宏观杠杆率和商业信心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非线性影响

    全文Detail >

    高杠杆带来更高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作用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通过商业信心所产生的间接影响。本文以22个国家近20 年的数据为基础,应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宏观杠杆率的门槛效应以及宏观杠杆率和商业信心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非线性影响。检验结果显示:第一,杠杆率升高会抬升金融风险;第二,商业信心对金融风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三,杠杆率对金融风险的抬高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其间接效应正是通过商业信心渠道传导...

    刘磊   2021年12月01日

    全文Detail >

    刘磊   2021年12月01日

  • ««
  • «
  • …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