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口问题与长期停滞的研究文献认为,人口老龄化使得意愿储蓄过多,意愿投资过少,进而导致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因此需要通过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不过,这些文献忽略了人口负增长这一关键现象。日本被看作长期停滞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最早进入人口/劳动力负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本文以日本为例,在一个简单的世代交叠模型中引入非负投资约束和零利率下限,探讨了在人口/劳动力负增长的情况下,资本产出比不断上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些赋予了新时代金融发展的使命担当。探讨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的考察,深入剖析了金融发展对不平等的影响机制:适度、规范的金融发展有利于减轻不平等,但金融压抑和过度金融化都可能导致不平等加剧。而金融压抑与金融赶超(以及金融化)并存是中国金融...
中国的持续双顺差格局在2012年之后显著改变,此后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显著上升,且跨境借贷资金的波动性显著高于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2014年至2020年,中国总体上面临持续的资本流出。中国的资本开放过程并非单调与线性的,而是经常出现放松与收紧的循环。考虑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2014年至2016年的历史可能重演、经常账户顺差缩小或逆转将会放大跨境资本流动的负面冲击、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征程,是一部实现求富求强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追求富强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成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求富求强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了束缚人们追求财富的观念枷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巨大热情,国民财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中国特色...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内部面临经济转型、外部面临复杂环境的主动战略安排,在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施必然性的基础上,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和战略意义,分析中国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优势和基础。从微观、中观、宏观三方面视角详细阐述落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存在的“堵点”,提出加快完善科技和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产业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