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读《资本论》货币资本循环理论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读《资本论》货币资本循环理论

读《资本论》货币资本循环理论

作者Author:彭兴韵 2021-11-23 2021年11月23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非常详细地考察了资本的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分为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只有理解了资本循环,才能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资本流通和生产过程。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货币资本循环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始点。“商品生产与发展了的商品流通——商业——是资本成立之历史的前提。”商品流通的直接形态,是W-G-W,也就是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再将货币转化为商品。

在这个流通中,存在两个对立的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G-W,是货币转化为商品;在第二阶段,W-G,则是商品再转化为货币。这两个阶段的统一,是全部运动。当然,在资本的运动中,存在两种形态上的差别,也就是G-W-G和W-G-W。这两个循环,可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阶段。也就是W-G(卖)和G-W(买)。而在第一个阶段中,都有商品与货币、买者与卖者的对立。商品的商品流通W-G-W,以卖为始,以买为终,而当作资本的货币的流通G-W-G,则以买为始,以卖为终。在简单的商品流通中,以商品为运动和终点和始点,是以货币为全过程的媒介,而在后一种场合,则是以货币为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以商品为全过程的媒介。

我们重点分析一直当作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也就是G-W-G。在这个场合,买者从卖者中受到它,再把它交给另一个买者,同一件商品的两次换位,便使货币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货币的回来,已为货币的支出方法所限定了。若货币没有回来,过程便要失败,便要中断,也就不完全。进一步说,G-W-G的内容,不是因为二极在质上有差别,只是因为在量上有差别,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要多于原来垫支的货币。是故,这个过程的完整形态便是:

G-W-G′,其中,G’=G+△G

也就是,价值的增值,需要发生在这种不绝更新的运动内,所以,资本的运动,是无限界的,它从流通中来,再加入流通,而且还需要在流通中维持自己、增大自己,扩大后再从流通中归来,这样反复开始同样的循环。G-W-G′也便是资本的总公式。

但是,货币资本的循环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本家以购买者的资格,将他的货币转化为商品,也就是G-W的流通阶段。第二阶段则是资本家以其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的消费,他的资本,通过这个生产过程,便产生一种价值在于原来各生产要素价值的商品。第三阶段是资本家又以售卖者的资格回到市场,将他生产的商品转化为货币,也就是W-G的流通阶段。于是,货币资本的循环,便可表示如下:

G-W……P……W′-G′

第一阶段的G-W,表示将货币转化为商品,这种商品包括生产手段和劳动力,也就是商品生产之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以Pm表示生产手段,A表示劳动力,则W=Pm+A,所以,从其内容来看,G-W,就表现为:

11.png

它不仅表现为一定额的货币换取相应的生产手段和劳动力的质的关系,还表示用在劳动力和生产手段之间的量的关系。即是说,花在生产手段上的那部分货币,须要有充分的适当的比例,也即生产手段的量必须能够吸收那使它转化为生产品的劳动量。这个阶段被看作是资本独立循环中的一个阶段,是资本价值由货币形态到生产形态的转化,也就是货币资本的生产资本化。

22.png

直接结果是货币形态上垫支的资本价值的流通中断。由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资本价值已采取一种现物形态,它已不能继续流通,而必须加入生产的消费领域。第一阶段的终结,就是第二阶段,也就是资本的生产阶段的开始。第二阶段的资本运动,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33.png

在这个公式中,虚线表示流通的中断。在这里,虽然资本流通中断了,但只不过是资本由商品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因此循环过程依旧在进行,是故,货币资本转化生产资本的阶段,不过是第二阶段的先驱和前导。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第一段的资本循环的前提是,行使循环的人不仅支配某种使用价值形态的价值,而且在货币形态上为货币的所有者。而他要保留货币所有者的资格,则在交付货币的行为中,就已经包含了货币流回的条件,而货币的流回,又需要经过商品的售卖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产业资本的形态上,资本的机能不仅占有剩余价值或剩余生产物,而且生产剩余价值。这种资本越是支配社会生产,技术与社会组织会越是变革,社会的经济历史类型,也会越是变革。

资本循环还必须经历第三个阶段的运动,即W-G的运动。这时,资本在它的商品形态上,必须尽商品机制,而构成商品资本的种种物品,自始自终都是为出售而生产,且必须转化为货币。显然,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第一阶段,垫支出去的货币,因流通而转化为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因而它发挥着货币资的机能。但在第三阶段,商品必须在其流通之前,已经由生产过程内部具有这种资本性质方才成为资本。

到了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W′具有一切商品生产物共通的机能,那就是通过流通被贩卖而转化为货币。此时,商品量W′当作价值已经增殖的资本的担当者,必须通过W′-G′的变形。其中,W′=W+w,W等于生产资本P的价值,又等于G-W在购买生产要素上垫支的价值,w则为剩余生产物的价值,它表现为货币的价值为g,于是,W′-G′=(W+w)-(G+g)。

进而,扩大形态上的G-W……P……W′-G′便表示为:

44.png

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资本价值以G的形态(货币资本的形态)开始它的流通行为,再以W-G行为,回归于同一形态。就这样,资本价值经过G-W和W-G这两个对立的流通阶段后,复回到可以重新开始同一循环过程的形态。就形态来看,G′不外是W′实现的结果,它们都是增殖了的资本价值的相异形态,W′表现为商品形态,G′则表现为货币形态,但它们都是价值增殖了的资本价值。然而,价值的变化,仅仅发生在P的形态变化中,也就是,只有经过生产过程,才会导致资本价值的变化。

在资本的总循环G-W……P……W′-G′运动中的每一个阶段,资本的价值都有一种和它的特殊机能相应适的不同形态,而且,资本的总运动是一个循环过程。资本在总循环的各个阶段,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等不同形态。如果资本暂时停在第一阶段,也就是G-W,则货币资本就会硬结为货币贮藏的形态;如果资本停滞在生产阶段,则生产手段就会失去机能,劳动力也无人使用;若资本停滞在最后的阶段W′-G′,那么,商品就会滞销,流通就会被迫中断。

同时,资本在循环的各个阶段上,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固定着。在每一阶段,产业资本都会被拘束在一定形态,要系为货币资本,要么为生产资本,要么为商品资本。只有在实行和资本当时形态相适应的机能后,资本才会采取别的形态,加入新的转变阶段。总之,资本循环是流通与生产的合一。在流通的过程的限度内中,资本的流通,为一般商品的流通的部分。但当它们在资本循环内,资本就在一般商品流通内部实行它自己的循环。一般的商品流通,在第一阶段上,是使资本能够实行生产资本的机能;在第二阶段上,则是消除那种使资本循环不能更新的商品形态,并使资本自己的循环能与它所造出的剩余价值的流通分离。

货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的、也是最明确的最有特征的现象形态。货币资本的循环,不仅是商品的生产,而其循环也只有依赖于商品流通才能成立,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货币资本的循环也是产业资本的一般的表现。在P…P中,资本的货币表现仅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表现为用计算货币表示的价值并记入账簿内。

然而,只要新出现的资本,开始是以货币形态垫支,然后又回复到同一形态上来,则该产业资本的循环的特殊形态,都是G-G′,它包含着原来以货币形态垫支的剩余价值的资本机能。G-G′既可以是个别资本的循环,也可以看作是社会总资本的形态。

资本循环的反复的公式,则表示如下:

55.png

在循环和第二度复演时,在G的第二次循环完成以前,P…W′-G′.G-W…P的循环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每次进一步的循环老师可看作是P…W′-W…P的形态,第一循环的第一阶段G-W不过是生产资本的反复循环的立即消灭的准备。在P的第二循环完成以前,第一循环的商品资本的循环就已经通过了。因此,第一形态已经包含其他第二形态。最后,就第一次通过G-W…P…W′-G′的新资本,则G-W就是准备的阶段,这个G-W阶段,是由生产过程设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