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NIFD季报】美国能否避免硬着陆?——2023Q2全球金融市场
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通胀持续降温,主要经济体步入加息周期尾声。在通胀持续回落情形下,美国劳动力市场仍保持强劲,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经济软着陆空间似乎被打开。在通胀降温和美国经济增长超预期的背景下,实际利率成为影响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走势的主要因素,进而助推美债利率二季度上行。美债曲线维持深度倒挂。疫情过后,美国扁平的菲利普斯曲线渐趋陡峭,需求增速趋缓令通胀逐渐回落。过去一年多,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缓解,其中劳动参与率提升和职位空缺率下降是最主要原因。展望未来,随着劳动参与率保持稳定,劳动力市场“供给约束”愈加显现,失业率和通胀或更具黏性。同时,劳动力市场降温更加依赖职位空缺率的进一步下降,之前不断右移的贝弗里奇曲线也将回归常态。随着美国劳工工时增速放缓甚至减少,劳动生产率尚未显著提升,美国经济增速或将面临放缓甚至停滞的压力。此外,高利率背景下美国债务压力更加凸显,需关注美国高债务风险。
2023年第二季度,美日与美欧利差驱动美元指数小幅波动,季度内美元指数小幅上升0.76%,其他主要货币兑美元多数贬值。未来短期内,在美国经济保有韧性、美国国债利率上行压力仍存的情形下,美元指数有上行动力。
2023年第二季度,主要发达经济体股市继续上涨。美国经济韧性以及人工智能热潮助推美国股市强劲反弹。其中,二季度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2.81%,上半年累计上涨31.73%。当前美股估值水平处于08年危机以来的较高位置,随着美国继续保持高利率,若当前强劲的经济表现出现停滞压力,美股存在回调风险。
选取黄金、石油、铜、铁矿石、大豆和玉米6类代表性大宗商品,我们回顾了新冠疫情以来的价格走势及其影响因素。展望2023年下半年,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短期仍存韧性但下行趋势不变的情境下,黄金价格大概率承压;美国SPR补库存节奏预计影响较小,供给侧乌克兰危机溢价已基本收敛,产量控制可能持续,石油价格可能在弱宏观背景下中枢下移;铜产能处于扩张期,需求端中国能源绿色转型提供一定支撑,考虑到美国宏观降温,价格可能先强后弱;铁矿石三、四季度供需态势可能反转,预计价格总体先降后升,供给端仍将由美豆主导,需求端中国国内夏季气温偏高,不利于大豆储存,可能晚些时候会有需求拉动行情,大豆价格或先降后升;玉米影响因素仍在供给端,三季度巴西玉米集中出口,四季度逻辑切换到北半球,厄尔尼诺气候可能影响产量,玉米价格预计总体先降后升。
乌克兰危机以来,跨境支付问题持续受到关注,二季度至今已有多个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项目曝出新进展。其一,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参与的mBridge项目在京召开会议,讨论了最小可行性产品的研发及落地;其二,法国、新加坡、瑞士三国央行联合发起的Mariana项目完成原型验证,它借鉴了去中心化金融的自动做市商定价机制,设计了一个统一的国际外汇银行间市场,各国央行可以通过跨链桥向参与该市场的金融机构发行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其三,PayPal推出美元稳定币PYUSD,成为首家入局稳定币赛道的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美国PayPal用户可以在App里实现美元与PYUSD的互换,并能用PYUSD进行点对点个人支付、消费结账以及与兼容的外部钱包间转账。PYUSD有望成为打通传统支付与加密资产市场的一道重要的桥梁。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