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降准之后,银行会做些什么?
Home > MediaCoverage > 降准之后,银行会做些什么?

降准之后,银行会做些什么?

2022-11-25 2022年11月25日

年内第二次降准来了。

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11月25日,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降准意味着可使用的钱增多了,银行有更多的钱能够用于贷款。“降准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势必增强,有助于促进银行信贷政策的更加宽松。”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那么,降准之后,银行都会做些什么呢?

对成本进行更好的管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这些通过降准释放的长期低成本资金,对当前面临净息差收窄挑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是一大利好。

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整体处于下行通道,特别是今年二季度以来,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放和让利力度,使得资产端收益率有所下行。

因此,通过降准降低银行体系资金成本,配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果的进一步显现,能够很好地缓解银行负债成本上行的压力,让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更从容地进行成本管控,减轻净息差收窄的压力。

在净息差收窄压力得到缓解的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空间也得到扩展。

“此次降准降低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可为其继续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扩展空间,并保证利润保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加大对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企业的支持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答记者问时表示,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是此次降准的目的之一。

“降准增加了银行手中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银行资金投放能力,特别是长期资金投放能力。在此背景下,银行应根据实体经济需要,围绕近期的重大政策,对相关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进行支持。”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严跃进认为,通过人民银行提出的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等降准目标可以看出,本次降准具有非常明显的倾向性和投放重点:“即包括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三个领域。”严跃进表示。

持续化解风险释放信心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结合近期政策重点,房地产行业将成为此次降准之后,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

“根据近期国常会和人民银行有关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通过本次降准进一步增强资金配置能力,在优化总体信贷结构的同时,加强对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曾刚认为,此举有利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实,对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有助于银行在推动稳住经济大盘的过程中,对部分市场风险进行化解。”曾刚表示。

“鉴于近期各大商业银行密集对重点房企进行授信,所以就此角度而言,降准后,商业银行对于房地产领域的投放能力会进一步增强。”严跃进表示,结合近期的信贷用途来看,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租赁住房融资、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债券承销与投资、供应链融资等领域有望迎来更多支持

专家认为,在当前,通过降准的落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包括房地产行业和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不仅能够推动保持经济持续恢复态势,化解部分行业存在的风险,同时也能够稳定债市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