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支持“双循环”?曾刚解析
12月5日,由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2020第五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非常时期的金融责任与担当”。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出席并在布局“双循环”圆桌讨论中发言。
圆桌讨论嘉宾
曾刚表示,如何更好地支持“双循环”?金融要去发挥更多作用,因为金融本源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从“双循环”的角度来讲,因为扩大内需是非常关键的,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实际上还是在扩大内需上面,内需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消费和投资在未来五年当中或者更长时间,它会有哪些需要继续进步支持的?这个就是金融关注的重点方向。
关于消费,曾刚称,未来消费升级是实现国内大循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因为现在国内消费在GDP当中占比贡献度非常高的,已经60%以上了,远远超过了投资,应该是整个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了。所以下一步在保证消费的升级,可能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消费升级要从几个方面去看,一个最核心的肯定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在这个意义上讲,以就业优先的恢复政策放在首位,从这个角度来讲普惠金融,尤其是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的普惠金融,会是未来支持消费增长最重要的基础,因为没有就业就没有消费,这个非常重要的,有了收入的增长之后,才可以考虑金融的加持。金融加持可以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促进消费的发展,但是得保持一个适度的量,和收入增长必须要匹配起来,不然的话可能会出现过度的消费,要保证它的可持续性。
关于投资,曾刚指出四方面。
1、产业金融。实际上是产业升级。产业升级说到底是制造业,未来一段时间金融资源的配置有可能要回归到,也不能说“回归”,制造业的占比可能会提升。因为在过去一段时间当中,整个国家的制造业在金融领域当中的信贷资源占比实际上持续下和过去增量很多年都是个人贷款增长最快,增量因为占比低,存量占比其实也在下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过去一段时间制造业得到的金融资源实际上是在下行的。经过供给侧调整之后,再加上现在的产业升级需要,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金融资源的投入会提升,当然这个内容不是简单扩大产能,但是也带了产业链升级和能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里面。所以产业金融是非常重要的方向。
2、乡村振兴。这个提得非常重要,农村工作是放在首要地位的,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当中提到的。所以乡村振兴里面有一部分内容是和普惠金融重叠的,但有一部分内容可能不是普惠金融的内容,因为也会涉及到大量的投资,包括一些公共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等的,教育、医疗等等的,它有大量的投资机会,所以这块未来会是一个重要的投资空间。
3、绿色金融。在“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这是第一次提出来,到2035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要下降,所以“十四五”期间估计很多的制度可能会出来,推动绿色转型,这给绿色金融提供了一些新的机会。
4、科技金融。现在讲要提高科创、自主,而且现在直接融资市场、资本市场现在发展趋势非常良好,这些实际上也给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金融的介入、投入加大,可以助推科技的自立自强,能够取得真正的进展。
相关
Relevant